“到底是他們天竺王國所為,還是民間勢力所為。”
“若是天竺王國所為,我大唐必定派兵出征,讓天竺嚐嚐挑釁我大唐的滋味。”
“若是民間勢力所為,相信天竺王國,肯定會很快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複的。”
林然的話,讓眾人紛紛點頭附議。
於是天竺王國的大使,被緊急召集入宮。
天竺王國在李二陛下退位以前,便在派使者入駐長安城了。
而且他們的駐地,距離弘福寺特別近。
天竺大使,聽聞大唐商隊被扣押的事情以後。
當場緊張的滿頭大汗啊!
他是真的害怕。
就天竺王國的實力,哪裏有可能跟大唐較量。
這是活脫脫的拿著雞蛋碰石頭啊!
“尊敬的大唐國王陛下,本使者一定盡快聯係天竺王國。”
“依照本使者的推測,這冒犯貴國商隊的事情,定是民間勢力所為。”
“陛下盡管放心,本使者保證,天竺王國一定會給陛下一個滿意的回複的。”
天竺使者唯唯諾諾,誠惶誠恐的離開了太極宮。
離開太極宮以後才發現,自己渾身已經濕透了。
這樣的事情,不由的他不害怕。
深在長安城,他深深的知道。
就自己母國天竺的力量,根本在大唐麵前,不堪一擊。
國內自以為是的國富民強,在大唐的國力麵前,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而且還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大唐之所以如此先禮後兵。
完全是因為玄奘大師的緣故,還有天下王當年出海時,被天竺多次照顧和補充淡水的善行所致。
想明白其中的關節。
天竺使者不敢怠慢。
他回到驛館之後,立即求見了玄奘大師。
因為玄奘大師多年以來,一直與天竺學院保持著書信往來。
而且傳信速度比較快捷方便。
玄奘得知此事,也知道事情重大。
畢竟是事關兩國國事的大事。
非常不希望大唐和天竺開戰的玄奘,立即答應為使者傳信。
使者在弘福寺,當場寫好了給天竺王國國王的信箋。
信裏麵將此事的利害關係,著重的逐一分析出來。
讓國王陛下,務必懲奸除惡,將破壞天竺和大唐,兩國外交關係的宵小之輩,繩之以法。
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將被扣押的大唐商隊成員給解救出來。
好好的安撫,最好能給予適當的補償。
對於扣押大唐商隊的一幹人犯,必須從嚴從快,從重處理。
絕不姑息遷就!
天竺使者的書信,經過玄奘大師之手,也可以說是經過玄奘大師的傳遞通道,一路直達天竺王國的王室。
天竺王國的國王看到此信後,瞬間便蹦噠了起來!
說實話,他是完全被驚嚇住了。
因為對於此事,做為天竺的國王,他竟然是一無所知。
能當上天竺王國的國王,也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天竺王國的國王,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大唐是絕對招惹不起的。
就算是再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造次。
就算是喝醉以後,都不敢誇下海口。
更何況現任天竺王國的國王,是一位滴酒不沾之輩。
國王立即召開了天竺王國的內閣會議。
所有文臣武將們,被召集而來。
他將駐長安城的天竺使者的來信,直接讓身邊的侍衛給宣讀了下去。
瞬間,整個王宮議事廳都炸開了鍋。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非同小可啊……”
“臣等,絕對未曾做過如此惹起兩國戰爭的事情……”
“………………”
一幹文臣武將們,紛紛在震驚之後,保證自己以及自己的手下,絕對未曾做過此事。
不過有一人,卻是一直在努力的回憶著什麼。
突然間,他跪倒在天竺國王的麵前。
“國王陛下,兩個月前,臣還在地方任職的時候,當地發生過一起扣押外商的事件。”
“當時臣未曾多想,如今仔細想來,很可能就是扣押的大唐的商隊。”
“陛下,那扣押大唐商隊的流寇土匪,就在坨坨山上。”
“…………”
“眾位將軍們……”
天竺王國的國王,一聽有了線索。
立即就行動了起來,不管是不是大唐的商隊。
現在都要立即采取措施了。
時間拖的越久,對天竺和大唐之間的關係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