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發生在平行時空,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在華國南方的廣南省海東市惠西縣境內,有一個曆史悠久的漁港小鎮,叫港口鎮。
鎮裏的人基本上世代都是漁民,常年以打漁為生。
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有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海鮮的市場需求迅速增長。
在利益的驅使下,人們加大了對各種野生海鮮的捕撈力度,從而導致在短短的幾十年內,野生海鮮就出現了捕撈過度的現象,甚至在一些近海海域,出現了無魚可打的局麵。
雖然國家大力扶持並發展了不少海鮮養殖產業,但是野生海鮮還是因其產量稀少,並且味道更加鮮美,還有營養更為豐富,從而受到人們的追捧和喜愛。
這也導致野生海鮮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有些野生海鮮更是有價無市。
而我們的故事,就要從港口鎮海頭村這個小漁村開始說起。
......
秦天推開家門,看了眼灰蒙蒙的天空,站在院門口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然後轉身關好門,就踱步離開了這棟住了二十二年的老房子。
隨著斑駁的牆壁不斷後退,秦天沿著水泥鋪就的村間小道,轉了幾個彎,就出了村子。
這時,一陣一陣的海浪聲,傳進了他的耳朵,也傳進了他逝去的時光裏。
透過微亮的天色,秦天能看到遠處海麵上漂浮著一盞盞微弱的燈光,自秦天記事以來,這幅畫麵似乎一直都沒變,又似乎已經變了。
定定地看了眼村口不遠處有些破敗的小碼頭,秦天轉身向著村外的一座小山走去。
小山在當地有個名字,叫望潮山。
據村裏的老人說,這是因為小山就矗立在海邊,而且靠海的一麵是一塊懸崖峭壁,當人們站在山頂的時候,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遠處海麵上的浪潮不斷地蔓延過來,然後拍打在小山崖壁上濺起一朵朵的浪花,從而擁有了這個名字。
雖然望潮山不高,但是秦天爬到山頂,也已經過去了大半個小時。
山頂不大,麵積大概有三四十個平方,其中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玄武岩石。
而秦天就坐在懸崖邊的一塊大石頭上,雙眼看向遠方,眼睛裏一縷縷思念和悲傷漸漸湧現,他的思緒也隨著海浪,不斷地飄蕩,飄向他生命中那個男人。
“爸,你在那邊過得還好嗎?我來看你了。”
一聲低沉的呼喚,夾雜著海風,在山頂響起。
秦天是個單親孩子,他的父親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因為出外海捕魚,遇到大風浪不幸葬身大海,從此他就沒有了父親。
因為望潮山能夠看到遠處的大海,所以從那以後,秦天想父親了就會來這裏,隻希望自己說的話,能讓父親聽見。
“爸,我記得小時候你總是和我說,當漁民太苦,有時候更是要拿命去搏。”
“你說希望我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才不會走你的老路。”
說到這裏,秦天聲音有些哽咽:“爸,我做到了,我現在大學畢業了,你看!”
說完,秦天舉起手裏一直拿著的畢業證,對著大海打了開來。
這時,一縷陽光從海平麵上偷跑出來,照射在打開的畢業證上,仿佛,這是父親在看著。
秦天的眼睛裏,一種叫做思念的淚水慢慢流出,從眼角滑落下來。
秦天的父親名字叫做秦建國。在秦天的記憶中,父親是個樂觀善良的人,在村裏,很多人至今說到父親都會豎起大拇指。
一個從小父母雙亡的孤兒,從輟學打工到娶妻生子,從一窮二白到買漁船建新房,這其中到底咽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淚,經曆了多少心酸,都是其他人難以想象的。
所以,從小秦天就一直牢記父親對他的教誨:當你熬過黑暗,你終將會看到升起的太陽。
也正因為如此,秦天這麼多年來,沒有去抱怨生活給予的磨難,而是一直以父親為榜樣,努力地做一個樂觀善良的人。
可是,此時此刻,在破曉的黎明下,秦天平時壓在心裏的委屈,就像浪潮般不斷地湧上心頭。
漸漸地,他雙手抱膝,把腦袋埋進膝蓋中,壓抑委屈的嗚咽聲響起,眼淚在不經意間,浸濕了衣裳。
一個男人,隻會在另一個男人麵前毫無保留地暴露自己的脆弱,而這個男人就是父親。
與其說秦天是委屈,還不如說他是羞愧,因為他覺得愧對父親的期望,沒有能力讓家裏人過上好日子。
秦天覺得自己有些失敗,不僅沒有天才的智商,而且也沒有過人的天賦,連就讀的花都大學也是靠無比的努力和勤奮才勉強考上的。
而在大學期間,秦天除了勤工儉學減輕了家裏的一部分負擔之外,他最大的成就恐怕就是零掛科,並且順利地一次性通過畢業論文了。
畢業後,秦天才發現,他讀的是工商管理專業其實在社會就業中根本沒有什麼優勢,因為絕大多數公司和企業都不可能讓一個剛畢業的普通大學生來管理公司。
這讓他隻能在各種招聘會上應聘一些基層打雜的職位,而且一般薪資也不超過5K,這還是因為花都是個一線城市。
最後經過艱難曲折的應聘道路,秦天應聘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好的公司從事項目助理工作。
雖然有長達半年的試用期,但是公司的待遇還算不錯,5000的月薪還有五險一金,同時公司也承諾了表現好的話可以提前轉正,轉正後還會加薪。
秦天經過一番考慮,覺得放棄這份工作的話,接下來恐怕就更難找到工作了,而且秦天對自己的勤奮努力和工作能力還是比較自信的,於是便把自己就這麼給賣了。
搞定了工作後,秦天鬆了口氣,這下終於不用家裏再負擔他的生活了。
懷著對未來美好的期待,秦天開始勤勤懇懇地工作,每天也都加班加點。
但是在幾個月後,他發現不僅自己預想中的升職加薪毫無希望,而且公司承諾的提前轉正也沒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