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上了熱搜(1 / 2)

"不僅僅是削減的問題,關於《青春有你》這部戲的後續拍攝,可能要暫停一段時間。"

對麵冷聲說道,不帶一絲感情。

"暫停?怎麼會暫停?僅僅是削減一半的經費,剩下的錢用於拍攝應該問題不大的吧。張總,是不是在其他方麵你也遇到了什麼壓力?"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這部戲,我們花花娛樂公司岀團隊,投資五百萬,剩下的兩千多萬都是合作方以及讚助商投的。現在已經有一半的資方退出了,剩下的也有可能隨時退出,徐小天,你覺得這部戲還有拍的必要嗎?又或者說,你覺得你這部戲拍岀來一定能紅?"

"能紅,我有信心。"

徐小天鏗鏘有力的說道:"新來的演員表現很好,功底不錯,理解能力也不錯,有他做男一,這部戲還是有機會的 "

"我要的不是有機會,我要的是一定!這個世界上畫大餅的話誰不會講,你當人家資本是傻子嗎?如果不是人家演員自帶的流量,你覺得那些老油條憑什麼會把口袋裏麵的錢放在你身上啊。"

徐小天還沒說完,電話的那頭就已經怒吼起來。

“那個新人叫什麼?韓秋?他有名氣?他有流量?他有圈內或者圈外的其他大佬進行扶持?"

“什麼都沒有,就特麼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社會熱點都蹭不上,你跟我說你這部戲能火,騙鬼呢。"

流量為王,這是當下社會資本嘴裏口口相傳的聖經。他們認為,隻要能有流量,哪怕你事情做的再難,也總會有人願意給你買單

。比如說之前被人口誅筆伐的《海上堡壘》,不管是劇情還是演技都被人罵的一塌糊塗,但因為人家蹭了科幻的熱度,請來的明星也是當紅小鮮肉,這部戲在上映期間依舊碾壓了一眾電影。

當然,相比其巨大的投入來說,海上堡壘最終還是虧損的,但是如果沒有那些超人氣小鮮肉,恐怕這虧損的力度還會更大一點。

《青春有你》本身這個ip就很一般,隻是某個小網站上的一本成績好看的網絡小說,但是因為其劇情適合影視改編,本身的ip價格也不是很高,徐小天所在的花花娛樂才決定稍微投點錢試一試。

請兩個當紅小鮮肉,然後把成本控製控製,再加上徐小天也是個做岀成績的靠譜文藝劇導演。哪怕投資不多,但是收回成本應該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吧!

借助這樣的策劃方案,花花娛樂才讓徐小天全權負責,借用張宇華參演主角的名頭在外麵拉了幾波投資,這才有了後麵的開機事項。

可是現在,張宇華退出了劇組,這些因為他才產生的熱錢自然按捺不住,都紛紛有了跑路的趨勢。

徐小天很惆悵,但是花花娛樂更加惆悵。

他徐小天損失的最多也就是時間和一點點聲望,但是對於公司來說,不僅五百萬的投資打了水漂。場外的宣發各方麵的準備以及各種各樣的廣告合作,都甚至可能掛上違約的名頭。

"張總,劇組裏麵的資金先不要凍結,我還可以想辦法壓縮成本試一試。"

"隻有五百萬不到了,你還打算拍什麼?"電話那邊愣了一下,然後衝著徐小天吼了起來。“公司已經決定凍結資金,然後進行止損處理了。徐導演,你先給自己放個長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