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六十五章 裁湘軍曾國藩受製 平安慶馬新…(1 / 2)

1870年(同治九年)8月22日,上任僅兩年的兩江總督馬新貽在箭場參加完閱射後步行回官署,剛走到官署後院門口,突然從人群中閃出一人,一邊口呼冤枉,一邊拔出匕首,刺入馬新貽的右肋。

冷兵器時代的刺殺行動技術含量要求非常高,荊軻刺秦王盡管挖空心思最終還是一去不複返。

可是,就在檢閱完軍隊回家的路上,在成群的親兵隨從護衛下,堂堂的兩江總督竟被一個大街上竄出來的刺客刺中了,而且刺得非常到位,馬新貽第二天就斃命了。

馬新貽的妻子知道馬新貽遇刺身亡之後立即自殺!

慈禧太後接到奏報後吃驚地表示:"馬新貽此事豈不甚奇"

更奇的還是刺客的供詞。據刺客供稱,他叫張汶祥,46歲,河南河陽人。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南下寧波販賣氈帽,當過四年太平軍,其間救過一個叫時金彪的清軍俘虜。

後來看到太平軍勢力不支,與時金彪趁機逃出,輾轉回到寧波,與南田海盜團夥往來親密。

他交代的殺人動機有三點:一是他回到寧波後發現自己的老婆和錢財被一個叫吳炳燮的霸占了,於是找到時任浙江巡撫的馬新貽攔轎喊冤,馬未受理。

他隻好到寧波府告狀,雖然要回了妻子,但是錢沒有追回來,氣急之下,逼老婆吞煙自盡,馬巡撫應該對他的不幸負責;

二是他的很多海盜朋友被馬巡撫捕殺,海盜們說他最講義氣,應該殺馬新貽為朋友報仇,同時也泄私憤;

三是他私自開的"小押"(重利盤剝的典當行)生意被馬巡撫明令禁止,絕了他的生路,加深了他對馬的憤恨。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終於使張汶祥動了殺心,一路跟隨馬新貽從浙江到了福建、江蘇,兩年之後終於找到機會將其刺殺。

這份供詞漏洞百出,卻是官方認可的,簽字畫押。

張汶祥為何刺馬

照理說他對馬新貽有新仇舊恨,那二人應該是早就相識的。

然而當庭對質時,張汶祥卻根本不認識馬新貽!

清廷給出的答案是"聽受海盜指使並挾私怨行刺","實無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謀之人"。1871年10月,張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馬新貽。

刑部尚書鄭敦謹審完案後未及回京複命就在途中上書以病乞罷,而他14年後才亡故。是因為未審出真相,羞於做官嗎一切都是未解之謎。

不必說,張汶祥是有人指使的,然而指使之人到死他也沒有供出來。

滿朝文武都將懷疑對象放在了曾國藩身上,雖然沒有證據證明,然而馬新貽上任前對兄長和妻子表示自己凶多吉少卻是確切無疑的,而且他的妻子立即自殺顯然也是恐懼所致。

怕的是誰呢?

朝廷上議論紛紛,加之天津教案曾國藩處置不力,無論是百姓還是百官都在罵他賣國賊,曾國藩終於失了勢。

慈禧命他親自去接任兩江總督之職,自己查清馬新貽被刺一案,給朝廷一個明確的交待!

這一次他離京,慈禧甚至沒有詔見他!

他怏怏不樂地回到了南京,金陵,當年太平天國的天京,這個他親自督戰和弟弟曾國荃一起屠殺了七日七夜的南京。他回來了。

由於胡世衡到達直隸還沒查清天津教案的內幕,曾國藩就又被派去接任兩江總督了,父子二人就直接南下,也來到了金陵。

在金陵的翼王舊府門口的圍牆上,世衡再次見到了日月標記。

不出所料,羅老爺子已經在這裏等候多時了。

曾國藩入住了兩江總督府。

兩江總督府一度被洪秀全改為天王府,自天國覆滅後,曾國荃曾下令火燒天王府,除了金龍殿外,整個天王府變成了一片瓦礫和焦炭的廢墟。

為何金龍殿沒有燒掉呢?

這裏麵倒有個離奇的緣故。

隻因洪秀全是拜上帝會的,隻信奉基督教天父上帝,不信傳統的其他邪神,因為清廷自稱是“龍子龍孫”,他便要求見到所有龍形飾物,都要用箭插在龍的雙眼上。

然而,打破這一規定的還是洪秀全自己。

在定都天京後,洪秀全在自己的天王府裏使用了大量祥雲遊龍的圖案,還把正殿命名為“金龍殿”,當然龍目上全都沒有插箭。

在楊秀清等人前來拜見時,洪秀全講了自己“上天見天父天兄”的情景,然後解釋說:“天父有金龍殿,故我亦造金龍殿。天父的龍是寶貝龍,朕的龍也是寶貝龍,天京城內都是寶貝龍,龍目自是不用再插箭了。”

洪秀全的這種“異夢”在太平天國時期有特殊地位,他經常借著“異夢”發號施令,其帝王思想也是在“異夢”中滋生和表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