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二十五章 各方風起(1 / 3)

“不是吧,又要回家?還要我也跟著一起去?”

肖康有些疑惑的看著齊飛,這家夥不是前不久才回去一趟嗎,怎麼又要請假回家?記得以前齊飛從不在寒暑假期之外回去的。而且你回就回吧,為啥還要拎上我呢。

齊飛聳聳肩,這個周末是龍秀兒的生日,自己肯定得回去,隻是一早接到齊海的電話,說是爺爺要自己務必帶上肖康一起回去。

他倒是猜的出來,是與肖康體內的龍族血脈有關。

“嗯,這一次不單是回齊家,還要出海,去趟龍家。正好你不是說過,要找龍三算賬嗎?”

“龍三?”肖康驚呼,現在他聽到這個名字就有點發怵,顯然,之前的夢留給他下的陰影還沒散去。

此時正是課間,同學們正三兩結伴的走在前往下一節課教室的路上,肖胖子這一驚一乍的,已經引來數人注意的目光了。

跟在二人身後的馮望,牽著淩楚的手走上前來。

“齊飛,你這個周末要回齊家?”馮望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道。擁有風之力的他,對齊飛和肖康剛才談話的內容自然是聽的一清二楚。

“是。”齊飛點頭。

“那不知在下能否與齊兄同去?”馮望之前就表示過有意去拜訪齊家。

齊飛看了眼淩楚,笑道:“就算馮兄不提,我也是想邀請馮兄的。”。

馮望明白齊飛那一眼的意思,輕輕一拉淩楚的手,“那日事情都跟淩楚說過了,我們之間的談話不用避著她。等我的交流時間結束,淩楚便會向學校提出申請,以楚大交流生的身份到歐洲學習一段時間。”

以馮望背後血族掌控的的世俗力量,安排個普通學生去歐洲交流學習是很簡單的事。

齊飛一愣,隨即笑道:“這是好事啊,我記得淩楚同學對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文學很有興趣,等去了那邊正好可以多交流一番。”齊飛看向淩楚,發自真心的恭喜。

淩楚自小就喜歡研究各國文學,尤其是對文藝複興時期的各類作品有濃厚興趣,不然當時在課堂上第一次與馮望聊天也不會說到有關的話題了。

說起淩楚的身世,同學們都多少都知道一些。倒並不是說她的家世有多,相反,淩楚這姑娘的家裏情況實在是讓人有些唏噓。在十多年前,她的父親便因一場交通意外去世了,母親也在後來改嫁到了遠方,淩楚從很小的時候起就一直與奶奶兩個人住在鄉下的老家裏,在當地鄉鎮政府和善良鄰居們的幫助下長大。好在淩楚本人乖巧懂事,在學習上更是是刻苦努力,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學校裏最優秀的孩子,極少讓老人操心。可惜老人終究是年事已高,在淩楚高考前不久,帶著欣慰和一絲遺憾的老人還是永遠的離開了她。在村裏好心人的幫助下辦理了老人的後事和一應雜事後,淩楚忍著悲痛參加了高考,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楚大。

淩楚孤身一人來到省城楚城上學,學校在知道這個堅強女孩的情況後,不僅直接免去了食宿等各種費用,還打算向淩楚額外提供了一些經濟補助,但後者被淩楚婉言拒絕了。上高中時,淩楚就能獨立賺取生活費,以貼補家用了。上了大學後,幾乎所有假期和周末,淩楚都會去給人做課業輔導,雖然掙的不多,但對於勤儉的她來說也足夠了。也正是因此,才有了轉讓神秘玉石給齊飛的事情。

即使有如此艱辛坎坷的經曆,淩楚卻從不抱怨什麼,依然堅強樂觀的對待生活和身邊的人和事。學校裏暗中愛慕淩楚的男生無數,卻從不曾聽說她跟誰有超出尋常的友誼,卻不料最終被馮望俘獲了芳心。

齊飛向馮望豎了個大拇指,好家夥,不愧是馮家的人,這泡妹子的水平繼承的可以啊,幾天的功夫就把淩大美女搞定了。

馮望看到齊飛的動作表情,似乎也猜出他的意思,微微一笑,什麼也沒說,隻是將少女的手握得更緊了。

一旁的肖康有些扛不住這二人當麵撒狗糧的舉動,將話題扯回來。

“飛哥兒,你還沒說咱們到龍家幹什麼去?我不去行不行?”

他真是有些怕見龍三,至於說找龍三算賬的話,那不過是死鴨子嘴硬,不能當真。

“是龍家的一個妹妹要過生日了。”

“是龍家的哪位天才要成年了?”馮望一聽,來了興趣。

齊飛點頭:“是的。”然後一拍肖康:“你還真不能不去。”

“啊?你妹過生日為啥我必須去,這關我什麼事嘛?”

“有好吃的,去不去?管飽!”

“去!怎麼不去,你妹那就是我妹,我可先說明啊,我是去給咱妹過生日,不是圖好吃的。”

齊飛習以為常,那邊的馮望和淩楚同時用手一扶額頭。

這貨…我不認識。

齊飛看了看淩楚,“淩同學若周末無事的話,不妨一起?”

淩楚看了看馮望,“馮望說去,我就去。”

齊飛和肖康同時向馮望伸出大拇指,兄弟你牛,後者笑而不語。

…………

教廷大殿中,一名紅衣主教正跪在教皇亞裏斯托德麵前。

“回稟陛下,我們幾人奉諭調查華夏國前段時間發生的大事,至今已有十日。今日特將整理的一應信息呈交陛下,請陛下過目。”說完,紅衣主教將一份材料恭敬的雙手舉過頭頂。

“拿來看看。”

隨後教皇接過紅衣主教遞過來的材料,一頁頁仔細看了起來。

五月末,華夏齊家二代成員齊洋晉升上將銜,正式進入華夏軍方核心。

六月初,華夏始皇陵所在之處出現劇烈地動現象,後很快消失,並無人員傷亡報道。

這一張底部還寫有紅衣主教的備注:懷疑有強者在此地突破。

看到後麵的備注,教皇麵色毫無波動,隨手將這兩頁放在一旁,似乎這兩條信息並未被亞裏斯托德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