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置工作(2 / 2)

這裏的應急食品又與東山城的應急食品不同。

張會他們能提供的隻有土豆。

大量的土豆放在鍋中,連皮都不去,會直接煮成土豆泥。

在這鍋糊糊中加入一些水和攪拌機中出來的土豆葉子,就成了一鍋綠不拉嘰的東西。

同樣是撒上鹽,裝入食品袋中,也可以維持人們的生命。

另外一些食品袋中全部罐裝的飲用水。

這些飲用水的來源當然是井水,沒有經過加熱,隻是單純的經過了簡單的過濾。

濾芯還是葉遠在末日之前購買的那些,這一次全都拿出來用上了。

邊境地區絕大多數的食品來源都是這幾個小城,因為這八個小城市的糧食庫存也不多,不過現在接近玉米的收獲,而且地裏又一茬土豆快要成熟了,八個城市還能再堅持一段時間。

至於居民房前屋後的那些瓜果蔬菜是不會去動的。

當然如果有誰自願捐出來的話,可以得到一定量的能量晶體補償。

這一次應對流民,最主要的糧食來源就是滄瀾城。

滄瀾城糧食產量極大,而且人們房前屋後的土地也很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糧食壓力。

大批量的流民能不能活到來年夏收,就看滄瀾城的供應量了。

以及,滄瀾城這邊距離邊境十分遙遠,當然不會提供應急食品那種糊糊狀的東西。。

他們要提供的是各種粉末狀利於運輸和保存的糧食。

很短的時間內,整個滄瀾,無數倉庫門口出現大量的拖拉機。

人們將拖拉機捐獻出來,連接上特殊的裝置之後,就會成為粉碎機。

倉庫中的那些存糧和大量的土豆玉米,以及各種各樣勉強可以吃的草葉子樹皮之類的會一起投入粉碎機。最後出來的就是各種糊糊。

這些糊糊隻是半成品,出來之後,撒上大量的鹽,鋪在空地上晾幹,再次經過粉碎機,就會成為幹的粉末。

這些粉末就是流民們的未來幾個月的唯一口糧了。

……

趙衛國他們那一批人,這次出發的目的就是去流民的聚集地——一個新的城市。

也是葉遠規劃中的第五級城市。

這個城市是基建工作由石小凡負責,趙衛國他們的唯一任務就是統計流民的人口數量,計算出每天所需要消耗的糧食物資,以及負責運輸和發放第一批補給。

在那之後,他們也將負責管理流民們。

讓他們每人帶兩名動員兵,都是為了他們的人身安全著想。

畢竟流民十分饑餓。

一個人要是餓急了,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出來。

葉遠的廣播結束後,趙衛國他們出了大劇場,直奔飛機場。

停機坪上已經有許多雌鹿直升機在等待。

趙衛國他們許多人還是第一次乘坐直升機。

剛剛登上飛機,趙衛國小心翼翼的裝好筆和本子,看了看身邊的兩名動員兵,與其他幾個同伴聊起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