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對現車這個環節說簡單也簡單,說難還真難。說簡單呢,就是看列車編組順序表上記載的車種車號和這列車貨車的每個車廂上的印著車種車號是否相符,一輛車廂一輛車廂的看,如果相符就沒什麼問題,另外,看看標記著有篷布的車廂上苫蓋的篷布張數夠不,以及棚車標記有施封的車廂,車門上的鉛封是否完好有效。如果破封就意味著這車裏的貨物可能丟失了,必須找車站的商檢員來處理,如果一不小心沒有發現,所丟的貨物都得運轉車長賠償。
說難呢,就是看每輛貨車的裝載加固情況,3301次列車有7輛平車裝載著原木,平車兩側插著用於加固的立柱,每裝一層原木都用鐵絲加固上,一直裝到超出敞車的高度,如果裝載加固不牢固,列車緊急停車這車原木就可能震散了,極容易發生嚴重的後果,而運轉車長檢查車輛的裝載加固,一般都是采取目測的方式,隻要上部不超高,前後兩頭的原木沒有竄出來,而且都用鐵絲捆綁加固了,就算合格,致於裝載加固的牢固不牢固,用肉眼是很難看出來的,在這環節上,運轉車長承擔著一定的風險。
從列車尾部走到機次,一列車的車種車號什麼的就檢查完,與列車編組順序表上的一致,沒有什麼問題。這列車31輛,計長為41.2,換算一下列車的長度就是450多米,一會兒給完司機小票後,得從另一側返回去,查看那邊一側的裝載加固情況和施封情況,這一去一回就是將近1公裏的路,沿途各站每次甩掛車作業,都得再檢查一遍列車,這一夜肖遠航和師傅陶永強不知道要走多少路呢。
來到機次,列檢的檢車人員正在進行著檢查車輛的試風作業,機車已經出庫了,但是在道岔那邊等信號,一會兒才能過來掛頭,陶永強拿著列車編輯通知單給肖遠航講解著,這個通知單是給司機的,6、7厘米寬,14、5厘米長,上麵記載著列車編組的輛數、自重、載重、總重和計長,並蓋著陶永強的職務名章,俗稱小票。機務段與鐵路局是按照噸公裏清算費用,司機的計件工資總分也是按噸公裏計算,這張小票就是清算時的憑證。
這時,車號員馬洪斌從車的另一側轉了出來,看到陶永強說:“陶師傅,車我看完了,啥事沒有。”
陶永強說:“是的,我也看完了,沒什麼問題。”
馬洪斌說:“沒問題就好,我回去了。”說著,向陶永強和肖遠航擺了擺手,連過了幾條鐵道就上了三站台,向運轉室的方向而去。
時間不長,3301次列車本務機車緩緩的開了過來,在距離9道線路上的脫軌器十幾米以外的地方停了下來。列車檢車人員在作業的時候,需要鑽到車輛的下麵檢查車輛部件,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作業時線路兩頭的鐵軌都上脫軌器進行保護,如果有機車車輛進入這條線路,一壓上脫軌器車輪就脫出鋼軌不能前行,是防止檢車人員作業時,機車車輛進入線路造成人員傷亡所采取的一種強製脫軌措施。
本務機車停在脫軌器以外的地方,等車輛檢查人員作業完了之後,放下脫軌器才能進來掛頭。陶永強和肖遠航走到機車駕駛室的下方,司機從敞開的車窗中看到他們就問:“車長,今天編組了多少輛?”
陶永強說:“31輛,2100多噸,滿軸!”說著,把手中的小票遞了上去。由於機車車窗距離地麵很高,司機在車窗接不到小票,就打開駕駛室的門蹲下伸手接過了小票。
陶永強問道:“大車叫什麼名啊?”
鐵路上稱火車司機為大車,如果司機姓張就叫大車。司機一邊看著小票一邊說:“我叫趙鐵誌。”
陶永強說:“趙大車,第一站甩掛作業是龍鎮站,甩3車煤。”
趙大車答應了一聲,便坐到駕駛位上,拿出手帳記載列車的信息。肖遠航看了看這輛建設型的蒸汽機車,心裏十分的感慨,居然還能看到這種早就淘汰了的蒸汽機車,重生真好啊!
陶永強帶著肖遠航從列車的另一側往回走,因為回去不用查看車種車號和篷布什麼的,隻看裝載加固和鉛封,所以速度很快,不到十分種走到了守車。這時機車已經掛上了頭,站場裏的高音喇叭裏喊著列車尾部風壓5公斤,肖遠航知道,這是機車掛頭之後進行著試風試驗。
守車站著四、五個人還有車站的助理值班員,那幾個人一看就是路外的,見陶永強和肖遠航回來了,助理值班員上前說:“陶師傅,這幾個人是我家親屬,晚上的通勤車沒趕上,要做你車回龍鎮,你給捎著吧。”說著,從兜裏拿出一盒迎春煙,遞給陶永強和肖遠航一人1支,並給點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