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誰知道等會風會不會變大,要是風突然增強,那雨能飄入的位置可就也要跟著拉長了。
屆時這小塊空地還能不能抱住,就不知道了。
這般想著,易風也不避風身旁的刻晴,翻手間取出一塊長布與幾根木根,這是他旅行路上帶著的帳篷。
然而這帳篷並不能為他贏取完好的避雨場地,實在也是沒辦法,一來他當初為了圖方便,帳篷挑選不大。
二來這個世界的旅行帳篷,說白了就是幾塊布由搭帳篷的人自己想辦法巧妙搭建。
易風圖方便買的不過是一張長寬接近還不到兩米的布,外加四根木棍。
通常遇到落雨情況,他都會提前挑選好位置,要麼壓根用不到帳篷,要麼他根據附近較好的地形位置,以布配合地形搭建,倒也能搭建出不錯的小帳篷。
可今天這雨下的實在太過突然,加上這雨也是易風在野外遇到的最大一次。
想依靠這樣一塊布搭建起足夠遮擋眼下大雨的帳篷,易風實在沒那個信心。
所以他的想法,隻是借接這塊還勉強的位置,將布以較為固定且牢固的方式搭建,在這處岩下空地往外稍稍延伸,盡量再多創造出些能避雨的空地。
最簡單也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能幫他們完美擋住出山岩和雨傘之外那剩下的空出。
麵對這樣的大雨,易風所求不是更多的空地,而是能夠完好抱住他們現有的這塊空地就好。
懷著這樣的想法,易風拿出布與木棍後,就要開始搭建,刻晴注意到易風的動作,便連忙上前接替了易風那雨傘的工作。
缺口空間狹小,易風開始帳篷後,難免要與刻晴磕磕碰碰,可麵對眼下情況,兩人也隻能強裝沒感覺到而忽視過去。
不然還能怎麼辦?
總不能讓明事理的刻晴無腦給易風幾巴掌,再把他踹出避雨位置吧。
刻晴還不是那樣無腦的女人。
再者,兩人也隻是簡單的手臂或肩膀之類的小磕碰,並無其他故意產生的可恥碰撞。
甩掉那些胡思亂想,在易風的一番認真忙活後,岩下這塊小空地的位置算是完美保住了。
刻晴早早不用舉傘,易風已經將雨傘較為牢固的固定在那塊位置。
有了山岩雨傘和帳篷布的三重疊加,小空地的空間不僅完美保留下來,就是缺口再往前些位置,也被布完美遮擋的些許。
不過真算下來,易風他們現在所保存的空間,也就不過一立方米再稍微多些的空間。
這樣一塊空間,要易風和刻晴兩個人待,可想而知有多緊湊。
可這也是沒辦法,這陣突然的雨持續到現在,不僅沒有變下的趨勢,反而比之先前,落的更大了。
隻是在易風幾次三番與刻晴各處碰撞後,易風終於還是選擇了往外靠了靠。
與刻晴之間隔開些許空出,也沒出避雨的範圍,隻是他現在所在的這塊泥土,早在之前便已經被雨水完美衝刷過,如今這塊位置不僅布有少許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