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二日,長寧起晚了,在寺中這麼些天,第一次錯過了玄簌大師的講學。
盛月曦在大殿中等她等了一個早晨也沒見到人影,而滿殿的人無不在專心致誌的聽玄簌大師講解佛法,她隻能按捺住自己的心思,硬生生挨到講學結束。
盛月曦到長寧那時,長寧才剛剛起身。
盛月曦不可置信:“你是將這寺中當初自己府邸了麼?”
長寧摸了摸鼻子,後知後覺的發現在寺廟中快到正午才起床確實有些不妥當。
新露卻見不到別人這麼說自家主子,“我們主子昨晚發熱折騰了一個晚上,天快亮才睡下!”
“發熱?”盛月曦皺眉,立馬探上了長寧的額頭。
“現在已經沒事了。”長寧說。
“怎麼不派人通知我?”
“這點小事我自己能處理。”
“小事?”
盛月曦忽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因為她發現,現在的長寧和她印象中的嘉陽一點兒都不一樣。
大慶和大涼一直維持著良好的邦交,大涼雖然沒有大慶疆域那麼遼闊,兵力也遠遠低於大慶,但是大涼有著讓其他各國都豔羨的藥物資源,有些珍品就算是用銀錢也買不上。要知道,要緊時候,若是大涼願意提供一味藥,那可是什麼都比不上的。
所以各國都願意和大涼交好,其中便包括大慶。
所以聞珂初來大慶時,大慶上上下下,從當時掌權的太後到京都平民百姓,都是頂頂重視這位嘉陽長公主的。
在聞珂身上,從來就沒有“小事”這一說。
長寧似是明白盛月曦心中所想,她輕輕握住了她的手。
“陪我用些早膳吧?”
盛月曦用過飯了,此時自然用不下。長寧起的晚,此時也沒什麼食欲,隻粗粗用了一些,就讓新露將飯食撤下了。
飯後,長寧沏了一壺茶,才問起:“你怎麼到這玄雲寺來了?”
盛月曦抿了抿唇,“玄簌大師雲遊回京,我過來看看。”
長寧瞥了她一眼,“我若是沒記錯,你當初是最不願到寺中來的。”
盛月曦也是從小嬌養長大的,母親在她小時候就不在了,她父親是大慶恒遠大將軍,長年征戰在外,鐵血手腕,在外說一不二,卻獨獨在這唯一的女兒麵前,萬事都依著她,隻恨不能將天邊的月亮給她摘下。
也從來不拘著她,以至於盛月曦養成個爽朗的性子。不像一般京中貴女一般,閑來無事養養花亦或是去寺中祈福,在她看來,去外郊騎馬跑一圈都比這些事情來得有趣。
在長寧印象裏,盛月曦唯一展現出女兒家的嬌態的時候,就是在吳淞麵前了。
“可是為了吳大公子?”
盛月曦猛地抬頭:“誰說是為了他了??!!”
“……這麼激動做什麼?”簡直是欲蓋彌彰。
盛月曦閉了閉眼。
長寧飲了口茶,說:“有什麼好遮著掩著的,你當初為吳大公子做的傻事還少麼?現在成婚了倒是害羞起來了。”
話畢,盛月曦半天不出聲,長寧側頭瞧去,才發現,盛月曦麵色白的嚇人。
長寧一愣,隨即神色一凝:“他對你不好?”
盛月曦搖搖頭。
“他好大的膽子!”
當初吳淞與盛家本就們不當戶不對,若不是盛月曦自己確實喜歡,盛大將軍又不舍得女兒傷心,才不會將盛月曦下嫁呢!這吳淞倒好,才成婚幾年,就敢怠慢盛月曦了?
這莫不是看著盛將軍不在京都,就以為盛月曦好欺負??
“沒有。”盛月曦說:“我此番上山,隻是——隻是為了求子。”
長寧萬萬沒有想到竟會是這個理由。
“你才多大,就想著生孩子了?”
長寧說的如此直白,盛月曦都紅了臉。
她小聲說:“我都成婚四年多了。”
“吳家催你了?”
“……不是,我自己要來的。”
室內頓時一片沉默,過了會兒,長寧默默喝了口茶,說:“這事急不得,講究個緣法。”
盛月曦點了點頭,移開話題:“好了,不說這個了。你現在住哪?若是沒個落腳的地方,要不去將軍府?”
長寧頓了頓,才說:“我現在住在丞相府。”
“丞相府?”盛月曦反應過來:“你認識賀裕庭?”
賀裕庭是這幾年才嶄露頭角的,盛月曦確實沒想到這倆人會有交集。
“嗯。”長寧並沒有細說。
可盛月曦卻有些擔憂:“丞相府安全嗎?”
長寧明白她的意思,“你放心,我知道輕重。”
盛月曦這才點了點頭:“那就好。”
“那你準備什麼時候回去?”
長寧:“就這兩天吧。”
上次祁淮突然夜訪,該說的都說了,不該說的也說了,現下待在這玄雲寺中,委實沒有什麼必要了。
盛月曦瞧了一眼她的腿:“你傷不礙事麼?”
“無事。”長寧說:“今日已經好多了,況且回京也是坐在馬車裏,沒有太大關係。”
“也是,回京都還是看看大夫,雖然你學過醫——但是醫者不自醫。”
長寧無奈笑了笑:“知道了,回京我就找府醫看看。”
盛月曦本想和長寧一塊兒回京都,但兩天前忽然接到家中來信,不得已隻能提前回去。
回去之前,拉著長寧的手依依不舍,叮囑她回京都後一定要來尋自個兒。
長寧無奈,細細安撫了她,她才回了京都。
盛月曦走了之後,長寧待在寺中也越發沒有意思,便準備第二日也回去。誰料,當日下午,賀裕庭來了。
賀裕庭突然過來,長寧心中不安,瞧見他走進廂房,長寧攙扶著新露想要站起來。
“你怎麼突然來了,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
話還未說完,賀裕庭眉心一跳,上前將人扶住,
“胡鬧,腿傷好了麼?這麼不顧及自己的身子!”
長寧愣了下,不著痕跡躲開賀裕庭的手,“已經好多了。”
賀裕庭瞧著空著的手心,抿了抿唇。
“你怎麼過來了?”長寧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