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這頓遲來的午飯,陳菲按著父母的吩咐繼續在床上休息。她知道自己今天割腕的舉動把他們嚇壞了,但依舊阻止不了這對夫妻離異的決心。
是了,和大多數農村結婚的夫妻一樣,陳爸陳媽是相親結婚的。陳媽姐弟三個,外婆去世的早,外公在陳媽九歲時也去世了。兄妹三個,陳媽最小,比姨媽小了八歲。不過外公去世前給作為老大的舅舅和姨媽定了親,大舅可以說是入贅到舅媽家的,姨媽嫁人時後,陳媽在大舅和姨媽家來回住著,直到十七歲相親嫁給姨媽鄰村的陳父。
陳父是家裏的老十,算得上是老麼,雖然排行十,其實也就兄弟十個也就活了四個,姑姑另外排行,也就活了兩個。作為結婚最晚的老麼,一結婚就分了出去,分了一間幾乎要倒的黃土房子,幾件鋤具,廚房豬院都是臨時搭的棚子,隻不漏雨罷了。結婚後陳父跟著姨夫出去打工,第二年就生下陳菲。姨媽家的張麗就比陳菲還小二十來天。陳媽姐妹兩個一起生孩子一起照顧,姨父頭腦好,憑著一手好字,在八幾年的時候成功成了搭上了工程上的老板,自己開始做起包工頭,陳父就在姨父手下管理材料和工人。兩家的日子在陳菲兩姐妹出生的時候好起來。
然後在陳菲三歲時,姨媽剩下老二女,姨父工地上也要人看著賬目,陳媽就接下了照看三個孩子的事,姨媽得以脫開手去工地照看。隻是陳媽陳爸畢竟結婚太早,生下陳菲陳媽也不過十九歲,照看這一家子,再加上兩地分居,陳爸又是個半天說不了一句的性子,安於現狀,和陳媽風風火火的性子南轅北澈,矛盾一直積累著,就等爆發。
陳菲五歲那年兩家人搬到鎮裏,住在當時鎮中心的新樓裏,姨媽家作為村裏第一大戶很是風光了一把。陳媽繼續帶著三個孩子,請了一個保姆,天天圍著孩子轉。陳菲自己家也就沒買房,陳爸回來時也繼續湊合著,或者租個單間。
在陳菲七歲時,姨父因為大檢查而停工,姨媽回家,姨父出門躲檢查,陳爸也沒了工作,陳媽想著自己家買個門市租出去有個進項,結果和陳爸有了分歧,在家的日子不停的吵,慢慢矛盾越積越深,一個想進城一個想回鄉下,性子上之前因為距離而沒有了解到的,因為天天相見給摸透了,越發不能忍受對方,終於爆發了離婚大戰。現在的陳菲八歲半,也正是陳媽陳爸鬧離婚鬧得最厲害的前夕。
經過了上輩子的陳菲不可能還像小孩一樣幼稚的認為父母還能安好的過下去,就是幾十年以後也是互不搭理的人是不可能和好的。看慣了後世的離離和和,陳菲認為最好在父母沒有各自想方設法敗壞對方的名譽前讓他們以稍微平和的方式分開。
自己既然回來了,也不會再像上輩子一樣做啥三分鍾熱情,為了讓自己不後悔,上輩子沒堅持學下去的技藝一定堅持,自己該有個特長愛好了,別像上輩子要啥展示都沒有。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再一事無成對不起老天給的第二次機會事小,再讓母親失望事大!想著自己以後的生活,陳菲睡了過去,畢竟今天經曆了一番不尋常的頭腦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