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張廠長的從中搭橋,李林自然是要方便不少的。經過張廠長的解說,李林才知道,原來修路真的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在縣城跑了兩天,總算是把該談的合同都談下來了,接下來就是準備動工的事情了。
老村長比較迷信,一定要選個黃道吉日才動工,李林沒有辦法,隻能又等了兩天。開工那天,全村男女老少齊出動,爭取要用最短的時間把路修通,村裏有很多年輕人在外麵就是做建築工的人,他們則負責指揮,同時作為施工的主力。
修路期間,其他一切事情自然是暫停了,一切以修路為中心,一鼓作氣將路修好。村民們的決心也很大,之前的那條土路,一到雨雪天氣就沒法走人,走不了幾步就一腳泥,十分影響出行!
大半個月的時間,這條路就差不多竣工了,這可是靈山村幾百號人,晝夜不眠不休施工趕出來的。大家也是希望早點把路修好,然後開始賺錢。
公路通車之前,在李林的提議下,高大山請了縣裏扶貧辦的劉主任來剪彩,一來是感謝劉主任的支持,二來也算是和劉主任搞好關係。
劉主任要來,鎮裏的主要幹部嘩啦啦全來了。不管怎麼說,劉主任也是縣裏的領導,最主要的是,劉主任可是手握扶貧的大權。隻要劉主任稍微傾斜點,鎮裏每年就能多得不少得扶貧款!
剪彩之後,劉主任也很是激情洋溢的講一番話,同時號召大家向靈山村學習,自力更生,尋找致富的新途徑!劉主任講完話,鎮長胡益民也講了一番話,算是對劉主任話的補充。
剪彩之後,是通車儀式。第一個駛過這條馬路的車自然是劉主任的車,緊隨其後的是鎮長的那輛老舊的桑塔納。車子直接開進了村裏,劉主任和鎮長以及鎮上的一些幹部都被高大山請到了家裏,而他家裏早就準備好了酒席。
村民們自然是大部分各回各家的,隻有少數幾個村幹部和李林等重要人員被留了下來。劉主任親自招呼李林,讓他坐到了他們那一桌。
李林坐下之後,劉主任對胡益民說道:“胡鎮長,李林可是致富帶頭人啊!帶領鄉村們致富,為家鄉的發展出錢出力,這樣的人咱們必須樹立成典型宣傳!”
“必須的,必須的,回去之後,我就跟宣傳幹事說這個事情,好好的宣傳一番。”胡益民連連點頭。雖說在級別上,他和劉主任是一樣的,但是畢竟胡益民在縣裏,而且還是相對比較重要的扶貧辦,所以胡益民一直是下級的姿態在跟劉主任說話。
席間,高大山代表村幹部向劉主任和胡益民鎮長介紹了這次修路的情況,並彙報了靈山村近期的發展情況。
聽到靈山村種植野山菇的這個事情,胡益民很是感興趣,這沒準就是一個發展的契機,所以就開始詢問種植野山菇的事情,如果可行的話,他打算在全鎮推廣,這樣一來,整個青山鎮也會加快富裕的步伐,到時候他這個鎮長也有了政績,更進一步不是不可能的,畢竟他還年輕。
對於胡益民的盤算,高大山自然是知道,他不願意說出這個事情,擔心其他村的人會跟靈山村搶生意,但是李林倒是希望能夠在全鎮推廣,這樣一來,也能擴大野山菇的種植規模,現在的規模還是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