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峰親自帶著考察團的成員在村裏值得遊玩的地點考察了一圈。相對於靈山村和周王莊的風景來說,靈水村更適合開發那種遊客參與的項目,比如捕撈之類的。
回來的時候,靈水村也擺起了流水席,這算是靈水村的特色之一。
“今天咱們吃全魚宴,用的都是咱們剛剛捕撈的魚。”錢峰特意強調了這些魚都是剛剛捕撈的,就是為了讓考察團的成員感受到勞動的收獲。
靈水村的全魚宴也有不短的曆史了,一直以來,靈水村多湖少地,使得靈水村鄉親們的主要收入就是水產養殖。也正是這樣,每年收獲的季節,鄉親們就會自發的組織一次流水席,慶祝收獲。
“經過我們靈水村鄉親們的發展,現在光是魚的做法,我們就想出來了差不多五十種,這還不包括傳統的一些做法。”錢峰十分自豪的說道。
這也得益於每年收獲季節時候的全魚宴,鄉親們互相競爭,因為每年都會評比一道最有新意的菜品。
“不錯,不錯。”杜明幾人一邊觀看著源源不斷擺上桌麵的菜品,一邊點頭說道。
光是他們看到的,就有不下十種做法了,這些做法很是讓人眼前一亮。來到了靈水村,他們才知道,原來魚還可以這麼吃!
一道全魚宴,讓考察團的成員們吃的那叫一個過癮。同一種魚,幾十種不同的做法,十幾種不同的口味,當真是完全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常言道,眾口難調,但是今天我在靈水村算是見識到了,眾口也不難調!”吃過全魚宴,杜明十分激動的說道。他自認為在飲食上是個十分挑剔的人,但是今天在靈水村的一頓全魚宴,真的讓他覺得無可挑剔。
“杜總過獎了,其實我們靈水村不但養殖魚類,還有很多其他的水產品,比如螃蟹、王八等等。”錢峰也大力的推廣著自己村裏的水產品。
在李林的提議下,杜明一行人又參觀了靈水村的水產養殖,當然,這不是什麼農業考察,而是為旅遊做準備的。這是一個極好的推廣方式,可以讓遊客DIY自己的食譜。
在參觀的途中,李林也說了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在他的腦子裏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對於李林來說,如何把這些想法變成現實,讓鄉親們賺到錢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想法不錯,我看可以試試。”考察團的人一位成員說道。現在城市人什麼都喜歡自己動手,DIY自己的生活。而靈水村明顯能把這個當做賣點,吸引遊客。
“想法是不錯,但是讓所有遊客都親自參與還是不現實。”馬上就又有一位考察團的成員反駁。雖說這確實可以作為一個賣點,但是並不是所有遊客都有親自捕撈的勇氣。
就像剛來靈水村的時候,雖然大家都對捕撈很感興趣,但是真正下水的也就那麼四五個人。所以,他的一件事把親自捕撈當做賣點,而不是特點。
“民以食為天,我覺得還是主打美食旅遊比較靠譜。”馬上就又有人提出自己的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