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1章 因禍得福(1 / 2)

從金祖全的嘴中知道李林並沒有虛假宣傳,不但沒有虛假宣傳,而且李林他們的宣傳還相當的保守。這要是在別的不良廠家口中,恐怕早就滿口跑火車了,而李林他們的宣傳則低調的多。

“我覺得省城日報社有必要就這個事情發表自己的聲音。”秦奮聽完李林和金祖全的講述,開口說道。

對於秦奮的願意幫忙,李林更是感激不盡。省城日報社,那可是官方的報紙,如果他們肯出言挺自己的話,那廠子逃過這一劫,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秦奮是個行動派,當天晚上就趕回省城了,並且告訴李林,不出三兩天,文章就會發表出來。而金祖全的文章也會在這幾天發表出來。

心裏的一塊石頭落地了,李林心裏也是鬆了一口氣。自己身邊這麼多貴人,要是沒有他們,自己的前進之路該是多麼的坎坷啊!

很快,省城日報社就發表了頭版文章《推進新農村建設,我們該做些什麼?》,一個大大的問號,不知道是在質問誰。這篇文章,討論新農村建設,其中穿插著靈山村的發展過程。靈山村的名字,也第一次走進了眾多官員的眼中。

這篇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討論。特別是靈山村的這個事情,更是被討論的重點對象。很多人認為,相關部門對靈山村的處罰有失偏頗,既然人家不是虛假宣傳,那麼關閉廠子的做法就有失偏頗。

退一萬步說,即便是虛假宣傳,那也不該關閉整個廠子,野山菇加工廠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手續齊全的。特別是李林的野山菇廠子屬於鄉鎮企業,理當重點扶持的!

省城的大討論,自然也傳到馬縣長的耳中,馬縣長還專程給胡益民打了電話。跟胡益民說了這個事情之後,馬縣長說道:“這個小李,還真是有辦法。”

“是啊,我也沒想到秦奮大編輯肯親自寫文章,多少年了,除了一些重大的事情,很少能看到他寫文章了。”胡益民也是感慨的說道。

因為自己的老同學姚峰在省城商報做記者,所以他對省城第一才子秦奮也就有些了解。當初秦奮可是有名的筆杆子、炮樓子,文鋒犀利,寫的文章更是一針見血,針砭時弊,那是常事。

不過後來隨著秦奮年紀的增長,也就鋒芒內斂了,除了一些必須省城日報發聲的事情之外,秦奮很少撰文了。沒想到這次會為靈山村的事情專門寫文。

“這次的事情對咱們來說,未必不是個機遇啊,起碼你們青山鎮算是進入省裏領導的視線了,接下來就是你們自己爭取的了!”馬縣長的心情很不錯,也在電話裏提點了胡益民幾句。

“馬縣長放心,我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胡益民心中也是激動不已,對於他這個年紀來說,如果再不動一下的話,那就真的沒有機會了。這次也許是他唯一的機會。

省城熱烈的討論,中醫界也被金祖全的文章震驚到了。金祖全在文章裏闡述了野山菇的幾種可能的功效。如果這些功效被證實的話,那野山菇的身價恐怕會成倍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