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鄂霍次克海
俄羅斯
“切爾諾阿爾法”
母親歇斯底裏的笑聲從旁邊的房間傳來。好冷。空氣中彌漫的是什麼味道?羅素的小棺材。有人輕輕拍打著她的臉頰。有血腥味兒。走廊上好多嬰兒。她聞到伏特加酒的味道。哥哥打開了酒,卻說她年齡太小還不能喝。他嚐了第一口伏特加,感覺酒精幾乎要把他的嘴巴灼傷了。他看到她蜷縮在地板上。她在這兒幹嗎呢?他手上有繭,身軀筆直。他的力量、火焰和憤怒熊熊地燃燒著。
“複仇者”大得嚇人,腿腳眾多,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在暴怒和平靜的狀態之間反複不定……
回到現在。薩莎和阿列克西斯正處於同步狀態。
“啟動神經元連接。”任務控製中心發出指令。
如今他們已經和“切爾諾阿爾法”合為一體。
“切爾諾阿爾法”是一隻猛獸。高達兩百八十英尺,重達兩千四百一十二噸,配備尖端高科技金屬裝甲,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薩莎和阿列克西斯將思想合二為一,通過匹諾曹操作係統來控製機甲的每一個微小動作。若薩莎舉起右手握拳,“切爾諾阿爾法”也會舉起她重達數噸的、巨大的右手。駕駛員走路,“切爾諾”就前進;駕駛員跑步,“切爾諾”也奔跑起來。它是初代,即第一代機甲獵人,但即便現在有更新型、更酷炫的模型,“切爾諾”仍屬於他們。他們就活在這頭猛獸中。
隻有猛獸能擊敗猛獸,現在,這頭猛獸正帶領著他們前進。
五年前,第一隻怪獸突然從馬裏亞納海溝深處鑽出。那裏的大陸板塊互相擠壓,產生了無法估量的垂直壓力,有多股足以扭曲地殼的力量相彙。後來,人們把怪獸出現的地方稱為“蟲洞裂縫”,但那是之後的事情了。當時,科學家獲得的隻是大量不同尋常的數據,無法得出任何結論,直到那個“東西”從地底深處鑽出。最後他們給其取名為“入侵者”,但是在一開始,人們隻知道它是一隻三百英尺高的惡魔,從太平洋鑽出來,肆意破壞人類世界。它出現的位置距離美國舊金山很近,在短短六天內就把三座城市摧毀成濃煙滾滾的廢墟。美國和英國向它投擲了所有武器,最終動用了核武器。
核武器起作用了,但是核爆的後果和怪物破壞的後果一樣糟。
若“入侵者”是第一隻也是最後一隻怪獸,這就隻是一個個例。
但它不是。怪獸接二連三地出現,人類終於覺醒了。在破壞、驅逐和控製了所有掠奪者——即地球上所有形式的生物——之後,某些事情發生了,將人們趕出了自得其樂的舒適區。
他們現在就是巨人腳下的小螞蟻。
但他們是有智慧的螞蟻,也是有決心的螞蟻。他們團結一心、集聚眾力,過去用木頭、鋼鐵和塑料構築了自己的小窩,現在打造出自己的雄偉巨人。
這些巨人名為“機甲獵人”。
機甲獵人承載的能量與核武器一樣多——早期的機甲獵人,包括“切爾諾”在內,都靠核動力驅動——但是它們能夠保存核能量,將其留在體內,避免核爆帶來的附加破壞。
戰爭產生的影響是國際性的。“切爾諾阿爾法”產自俄羅斯,其他機甲,有的來自美國、日本,有的來自中國、巴拿馬、墨西哥——但全都存放於**破碎穹頂中。其他破碎穹頂也都環繞著太平洋而建造。很快——可能今年年底之前——“切爾諾阿爾法”就能回到俄羅斯本土,回到海參崴,那它就能更好為祖國服務了。在悉尼、安克雷奇、東京、利馬,其他一些設施正在建造中,目的在於打造一個保護世界的穹頂。
目前,所有部署都從**出發。
但既然這隻怪獸朝著俄羅斯進攻,那麼“切爾諾阿爾法”就榮耀地擔負起將其驅逐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