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變第十三年。
冬。
這年,武凡陽四十歲。
303星球一族的母艦一年多前通過母石司運到3011大陸。
逆向工程的難度,超過了武凡陽和柳青的想象。
人族和渭水族全力配合,整整一年,艦體材料沒有重大突破。
動力設備,儲能設備,能量捕獲設備等,逆向圖紙已經順利完成。
但沒有新型艦體材料,根本無法建造。
艦體材料,是典型的合成材料。一種從未見過的物質在合成材料中極為重要,一旦缺乏,新材料性能隻能達到人族現有水平。
新物質,粒子運行速度,是現有物質的粒子速度十倍,接近光速的九倍。
人類,第一次發現超過光速的物質。
渭水族,也是第一次發現。
新物質,在新型合成材料裏帶動了其它電子高速運動。
更奇特的是,雖然超過光速運動,性能卻極其穩定。
渭水族和人族最終結論,新物質,屬於宇宙中天然的物質,並非人工合成。
呂丹建議,以現有艦體材料,做三架縮小版艦船。
依照計算,每架艦船甲板麵積可達五十萬平米。
三架艦船合力,能夠捕獲直徑五百公裏的行星。
能量儲備,可相當於人族現有母艦。
速度,可達到每秒二十五萬公裏,艦體外殼,綜合強度超過渭水族對頭一倍。
三架新型母艦,可以擔當保護坎達碑星球的任務。
至少,柳青一族對頭再來,可放手一搏。
設想,在事變第十五年春變為了現實。
……
……
地球,距離坎達碑星球七十光年。
渭水一族早有坐標。
因為地球科技水平極低,耗費巨大能量抵達,超級文明自然覺得沒有必要。
渭水族因為肉體已被滅族,地球人族與其相似度極高,又需要培養能夠照顧他們嬰兒的可靠群體,方才利用無人母艦巨大能量,每隔二百年左右攝取一座城市到達坎達碑。
攝取一座城,相當於消耗掉一顆直徑上百公裏的行星。
這樣的做法對於渭水族也是無奈之舉。
直徑在300公裏至500公裏的行星,十分珍貴。
過小,一次性能量補充不足,過大,沒有辦法捕獲。
事變第十五年秋,3011大陸人族高層,決定回到地球。
三艘體型較小的母艦,擔當起護衛任務。
三艘人族母艦,開始布置母石司。
距離坎達碑星球五萬公裏,有一處幹淨的空間。四周一萬公裏內,沒有隕石,沒有太空垃圾。
三艘母艦飛抵,呈品字形懸浮,艦首相對。
一架母艦,能夠布置一對跨越七十光年的母石司,但會消耗大部分能量。
能量一旦消耗超過七成,這架母艦遇到敵人,將會十分危險。
三架母艦同時出手布置,可以省去三成能量。
每一艘母艦,大約消耗掉百分之十五的能量。
母石司,長一千五百米,高五百米,足夠一艘母艦自由出入。
數據輸入,剩下的就交給三艘母艦自行完成。
這是人族第一次布置母石司,更是第一次布置跨越數十光年的母石司。
武凡陽等人,目瞪口呆看著。
艦首,噴射出無數條藍色光束,而後開始相互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