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十一章,徐州之圍(1 / 2)

北海,太守府。

“文舉謝過劉皇叔救命之恩。”

劉備見孔融上前行禮,連忙把孔融攙起,說道:“孔大人,客氣了,你乃堂堂四品朝廷大員,怎能拜我一小小縣令,羞煞我也。”

孔融見劉備阻住自己行禮,便倒退兩步,身子一正,重新朝劉備行禮,道:“皇叔所言非也,我一拜皇叔救命之恩,二拜皇叔匡扶漢室之心。”

劉備看著孔融,無奈地笑道:“孔大人海內名士,備哪敢受此大禮。”

說罷,劉備、孔融二人哈哈大笑著走進了宴會大廳。

宴會大廳歡聲笑語,觥籌交錯。

“皇叔……”

劉備看孔融喊自己皇叔,急忙打斷孔融的話,道:“孔大人可折煞我了,喊我玄德即可。”

孔融躊躇了一下,說道:“玄德,按理說你解我北海之圍,對我有救命之恩,我不能再把你往火坑裏推,但是我與陶恭祖交情頗深,我不忍看他受兵戈之苦……”

劉備聽得迷迷糊糊,“什麼玩意就火坑、兵戈的,說人話不好嗎?”

孔融見劉備聽得雲裏霧裏,拍了拍手,便從屏風後走出一人,隻見此人來到劉玄德榻前,納頭便拜,“劉皇叔,求你救救我家主公,救救幾十萬百姓吧!”

劉備看的是一愣一愣的,“這都什麼情況?我這酒還沒喝上幾口呢,怎麼又蹦出個爹來?你家主公誰啊?憑啥我就得救啊?”

賈詡看劉備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驚住,便朝跪下之人問道:“你是何人?你家主公是誰?”

跪拜之人見人發問,連忙說道:“在下姓糜名竺,字子仲,我家主公乃是徐州之主陶謙陶恭祖。”

劉備手裏的酒盅“咣啷”一聲掉在榻上,發出悶響,“這尼瑪是演義中三讓徐州的前奏啊,劉備最好的一次翻盤機會,演義中劉備沒把握住此機會,結果便宜了呂布,然後開始了顛沛流離,既然今世重生成劉備,這便宜哪能讓別人占了!嘿嘿,呂布小兒,徐州沒你份嘍……”

想到此,劉備連忙把糜竺扶起,嘴角上揚,蠱惑地說道:“子仲,是想讓我發兵徐州攻打曹操?”

糜竺一愣,問道:“皇叔是如何知道曹操……”

劉備發現自己說漏嘴,連忙遮掩道:“那些都不重要,你告訴陶恭祖,就說我擇日發兵。”

全場瞬間鴉雀無聲,糜竺愣愣地望著劉備,嘴裏下意識地說道:“好。”

“這麼簡單就答應發兵了?自己還什麼都沒說呢?這就發兵了?流程不應該是自己百般拜求,孔融在幫自己打邊鼓勸說,然後自己在痛哭流涕以百姓賣慘,才有可能求動劉備發兵?結果自己就報了個名啊!這就發兵了?我連對手是誰還沒說呢,就發兵了?”

糜竺此時還處於徹底懵逼的狀態,全場最先反應過來的是賈詡,賈詡看自己主公胡亂就答應發兵攻曹,連忙驚呼道:“主公,不可……”

糜竺聽到賈詡的驚呼,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跪地叩謝道:“多謝皇叔,多謝皇叔。”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大廳裏開始傳來嘈雜聲音。

“大哥,娘的,我打先鋒。”

“三弟,閉嘴,曹操兵多將廣,你怎麼慫恿大哥……”

“主公,三思……”

劉備看著七吵亂嚷的大廳,大喝一聲:“夠了,我意已決,擇日發兵。”

大廳瞬間安靜下來。

孔融這才緩過勁,連忙端起酒盅,朝劉備說道:“玄德,我孔文舉再敬你一杯,從今日起,你玄德仁義,將當世傳唱。”

宴席結束後,太史慈前來告別。

“劉皇叔,我明日將赴揚州劉繇處任職,今日能與劉皇叔痛飲,實乃三生有幸。”

劉備見太史慈要走,連忙朝賈詡使眼色,賈詡會意,笑道:“子義何故急著要走,你與主公惺惺相惜,在多留幾日,已解主公相思之苦。”

太史慈有些為難地看著劉備,劉備忙說道:“子義,不差這幾天,再留兩日,你我好促膝長談。”

太史慈聞言,無奈道:“好,皇叔,子義就在留三日,三日後請皇叔莫要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