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聽聞,頓時一愣,連忙問道:“孔明,你不去?”
諸葛亮默默轉身,拿起榻上的羽扇,搖了起來。
龐統見諸葛亮未答話,又焦急地問道:“孔明,你剛才說不與我去徐州?”
諸葛亮笑道:“對啊!士元,我不去徐州。”
龐統頓時疑惑,問道:“為何?那劉皇叔未見過你我,卻把你與我排到了謀士前五,如此看重我等,你為何不去?”
諸葛亮道:“士元,沒什麼理由,就是不想去!”
龐統聽聞,頓時惱了,道:“孔明,你我寒窗苦讀,理應以有用之身,匡扶天下,報效朝廷,如今天下大亂,正是你我一展所長,扭轉乾坤之際,你為何要藏於這草廬之中,置天下之不顧。”
諸葛亮聽聞,一邊搖著羽扇,一邊笑道:“士元,我從未說過要藏於草廬,置天下不顧。”
龐統聽聞,更加疑惑道:“孔明,如今可爭奪天下的諸侯,寥寥不過數人,河北袁紹,雖距三州之地,但色厲內荏,不是明主;益州劉璋,羸弱無能,隻是守戶之犬,滅亡隻在朝夕;荊州劉表,好名無實,僅以一州之地,更無爭霸可能;至於西涼馬騰,交州士變,遼東公孫度,更無半點可能,以我觀之,最後爭霸,隻能在,司隸曹操、徐州劉備、江東孫堅三人中決出。”
諸葛亮聽聞,也點頭道:“士元分析沒錯,曹操一代梟雄,而且占據司隸、兗州,確有爭霸之能,江東孫堅、孫策父子,驍勇善戰,麾下又有周瑜等智謀之士輔助,成事也不是沒有可能;徐州劉備,對待敵人,陰險狡詐,對待百姓卻寬仁,麾下謀士賈詡、陳宮,皆乃大智慧之人,武將又有關羽、張飛、太史慈等武勇之人,製霸天下,也是早晚之時。”
龐統聽聞,狐疑道:“既然如此,那孔明為何拒絕與我去徐州?”
諸葛亮笑道:“士元,雖然我看好劉備,但不代表我就要去投奔與他,劉備麾下有賈詡、陳宮,如今你也要去投奔,我在去隻會錦上添花,毫無意義,我不喜也。”
“那你準備去投曹操?”
諸葛亮聽聞,更加大笑道:“曹操乃是奸雄,雖然好謀善斷,但此人猜忌心極強,我更不會投奔此人。”
龐統聽聞,有些不解地說道:“孔明,周瑜與孫堅之子孫策乃是舊是玩伴,你若投奔……”
諸葛亮聽聞,連忙舞了舞手中羽扇,道:“荊州與江東勢如水火,我不會投奔孫堅父子。”
龐統頓時懵了,疑惑道:“那你能去哪?你剛說益州劉璋羸弱無能,守戶之犬;難道西涼馬騰、馬超父子?”
諸葛亮微笑地搖了搖頭。
“遼東公孫度?交州士變?但此二州遠離中原,要想憑此……”
未等龐統把話說完,諸葛亮直接打斷道:“亦不是!”
龐統聽聞,頓時覺得,“今天諸葛亮著實可恨,天下諸侯他皆說了一遍,結果都不是,這不明顯拿他尋開心嗎!”
想罷,龐統有些不悅地說道:“孔明,天下諸侯你皆不願投奔,那你如何打算?”
諸葛亮笑道:“士元,不要再問了,天機不可泄露!”
“孔明,你!你!你……”
話未說完,就見書童端著燙好的酒,走進書房。
諸葛亮見酒已燙好,朝龐統說道:“士元,你即將遠行,此別,不知何日才能相見,你我同窗數載,今日,我為你踐行,願你在劉備陣營,一展胸中抱負,達成所願!”
龐統望著昔日的同窗好友,心中不甘,仍想說服諸葛亮,但是見諸葛亮端起酒盅,滿懷真誠地祝福自己,心中縱有千言,卻無法說出口,最終無奈道:“孔明,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你當保重。”
說罷龐統端起酒盅一飲而盡。
少頃,諸葛亮親自執龐統之手,把龐統送出草廬之外。
諸葛亮望著遠去的龐統,喃喃道:“士元,保重!”
龐統趁著酒勁,晃晃悠悠地行了半個時辰,身體有些乏了,抬眼望去,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涼亭,便打算休息片刻,在趕回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