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城。
“將軍,城外五十裏,文聘大軍紮營,我軍要不要趁他未站穩腳跟,率軍前去截殺一番?”
周瑜聽聞,朝副將道:“文聘雖為劉表軍中二號人物,但他是劉表軍中實力最不可小覷的,蔡冒、黃祖皆為有名無實之輩,你我當謹慎應對。”
副將聽聞,忙道:“將軍所言極是,末將受教了。”
周瑜站在城牆上,望著荊州方向,胸中燃起熊熊戰火,道:“我周公瑾到想會會這文仲業,看看他到底有多厲害。”
……
豫章城五十裏外,文聘大營。
“將軍,前方守將乃是周瑜周公瑾。”
文聘聽聞,沉吟道:“周瑜?”
副將見狀,連忙補充道:“將軍,此人與孫堅之子孫策乃是幼時兒伴,據我軍探子來報,說此人在江東頗有才名,備受孫堅看重。”
文聘聽聞,嗤之以鼻道:“黃毛小兒,不足為慮,傳令全軍,明日攻城。”
副將連忙領命。
次日,豫章城下。
文聘望著城牆上,頭戴綸巾,容貌俊逸,銀盔亮甲的年輕人,對身旁副將問道:“城上之人就是周瑜周公瑾?”
副將順著文聘目光望去,見周瑜正在城牆上遠眺己方戰陣,忙道:“回將軍,此人正是豫章守將,周瑜周公瑾。”
文聘聽聞,嘲諷道:“此人容貌過於漂亮些!”
副將見文聘輕視周瑜,連忙諫言:“將軍,孫堅肯放心讓此人守豫章,想必還是有些本事的。”
文聘聽聞,思忖半晌,遂收起輕視之心,朝副將道:“你先率部攻城一波,看看此人有何本事。”
副將連忙領命,帶部攻城。
當夜,文聘大營。
文聘有些氣急敗壞地朝副將說道:“周瑜這廝,竟有此等謀略,提前派出千人部隊埋伏在豫章附近,今天若不是我軍數眾,將士用命,恐怕我軍早已大敗。”
副將也心有戚戚地說道:“將軍,這周瑜擅長詭計,我們該如何應對。”
文聘聽聞,沉思半晌,隨後說道:“無妨,豫章守軍不足,此等詭計一旦我軍有了警覺,周瑜不可能成功第二次,這幾日先整軍修整,三日後,繼續攻城。”
“諾!將軍。”
豫章城內。
“將軍,今日一戰,末將佩服得五體投地,若不是我軍兵力不足,那文聘必折在豫章城下。”
周瑜聽聞,朝副將笑道:“我還是低估了文聘的治軍能力,我提前派出三千人士卒,埋伏在豫章城外,就等文聘大軍攻城,文聘大軍一旦攻城,三千士卒從後殺出,我軍在出城掩殺,兩麵夾擊,文聘安有不敗之理。”
副將聽聞,也是有些惋惜道:“可惜我們隻是小勝,並未斬殺文聘。”
周瑜也是感慨道:“文聘軍卒雖多,但軍容整齊,今天在我軍前後夾擊下,文聘軍潰退仍能保持陣型,文聘果然名不虛傳。”
副將忽然想到什麼,立馬朝周瑜道:“將軍,下次咱們多帶一些兵馬埋伏,等文聘再來攻城,咱們再伏擊一波,這次定要斬殺文聘。”
周瑜聽聞,笑道:“此計隻能用一次,一旦文聘有了防備,此計就無效了,文聘新敗,他定先整合軍備,三日之內,無法再來攻打豫章,你傳令全軍,養精蓄銳,咱們靜待文聘下次攻城。”
副將聽聞,連忙領命。
周瑜望著離開的副將,喃喃道:“不知伯符那頭戰事如何?”
……
廣陵城下,孫堅大營。
“報,主公,柴桑傳來戰報,言黃祖率五萬大軍攻襲柴桑,大公子率軍出戰,先勝後敗,被黃祖困守在柴桑城內。”
孫堅聽聞,頓時一驚,連忙朝傳令兵道:“策兒有何損傷?”
傳令兵道:“大公子與黃漢升相鬥二百餘回合,力竭敗陣,並未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