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地鐵口,我就聽到了熟悉的東北口音:董老師,董老師,這兒,這兒……
東北大姐。
50歲左右,她是我讀者。當時我的文章年費1200元,她每年通過西聯彙款給我轉300美金。有意思的是,因為我們縣城取不了西聯彙款,她陸續給我彙的1200美金,到現在還在我的郵局儲蓄卡裏,需要去市級郵局辦理轉彙,這麼多年,我一直都沒去辦,還掛在那裏。
到了法拉盛,太失望了。
連我們縣城都不如。
太破了。
而且有穿越感,全是漢字,全是中國麵孔……
大姐在這裏幹什麼?
打黑工。
搞按摩。
她在這裏多年了,說快熬出頭了,她的目標應該是拿身份。帶我去她工作的地方看了看,基本類似溫州洗頭房。她可能看到我在疑惑什麼,跟我解釋,她這裏是相對正規的,注意,是相對。
她給我解釋,這邊的按摩店分abcd四個級別。
大姐懂的真多。
大姐能喝白酒,竟然去商店買回了老村長。
這麼說吧,若不是零散的黑人以及店麵上的英文單詞,法拉盛就是東北一個小縣城,就那感覺。店裏女人也多是東北的,大姐調侃我,看中哪個要哪個……
羞死我了。
大姐既是股東又是店長又是親自上陣的。
多麵手。
晚上,安排我住對麵的旅館,類似國內的連鎖酒店。老板很熱情,跟我聊了半晚上。老板是上海人,退休後來的紐約,這個店是兒子開的,他幫著照顧。自己感歎,覺醒晚了,應該早點出國。
類似“覺醒”的老人很多,能到美國的這都算有本事的。別說是美國了,我之前經常跑南非線路,南非有些地接導遊就來自上海,之前是大學老師之類的,退休後想定居在那邊,先從服務業做起,也發出了類似的感慨。
不知道,看到中國這麼高速的崛起,有沒有後悔?
大姐上班到淩晨。
次日我到下午才見到她,我要去機場了,飛芝加哥,她說自己不會開車,但是朋友有車,讓朋友送我。
是她的東北老鄉,60歲左右,金戒指,金鏈子,金手表,在法拉盛開東北飯店的,開了一輛奧迪q7。其實,整個法拉盛全是豪車,因為那邊車子太便宜了,國內一輛q7的錢能在那邊買三輛。q7跟我聊著聊著,聊出了親戚,他祖上是闖關東去的東北,老家是莒縣東莞鎮的。我說,你老家離我10公裏。
瞬間親近了。
在路上,東北大姐跟我聊起了自己,說自己是單親,有個閨女,已經讀大三了,在東北師範大學。自己到美國的時候孩子才讀初三,這麼多年沒見過麵了,但是她說一切都值得,自己是為孩子鋪路。
她設計的路是,自己拿身份,然後讓孩子直接投奔她。
我弱弱的問了一句,誰幫你照顧孩子?
她說,老頭老太。
搬下行李,準備說再見了,大姐說:我抱抱偶像可以不?
我說,什麼偶像,咱是好朋友。
擁抱了一下。
擁抱時,她說,昨晚下班時太晚了,想過去找你聊天,想你肯定睡了,又怕你多想,其實,你姐是幹淨人。
我說,我理解。
後來,大姐發展的如何了?
前兩年,她閨女加了我微信,偶爾我們聊幾句。大姐可能考慮閨女的感受,已經不做按摩行業了,可能還有股份,她主要經營東北餐館,大概率是跟q7在那邊搭夥過日子了。至於有沒有領證,咱不知道。
閨女在那邊念書,說是研究生最後一年。若是不知道她媽的背景,還會以為她是富二代,朋友圈全是高大上,動不動滑雪、看nba、買限量款球鞋……
說,有計劃定居美國。
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