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第十章 南進(3 / 3)

趙德昭雖然是主將,但更是一個皇子,這次出征,要打勝仗,更要在打勝仗之後彰顯大宋的威風。

任何時候,輿論宣傳,都是最被統治者重視的。

趙德昭這次出征,雖然出發的時候隻帶了謹言,慎行,兩女侍候,但是抵達潭州之後,侍女就變成了二十二人。

各地官員選貌美女子上貢給趙德昭,這些女子還都出自大家門戶,身家清白。

服侍趙德昭隻是渠道,要是能為趙德昭生下一兒半女,那她們家族就跟著飛黃騰達。

二十二個侍女,三十六內侍,兩百錦衣衛,組成了核心的儀仗團隊。

不論走到哪裏,他們都要在其他人麵前彰顯威風,相對來說,讓趙德昭指揮作戰反而是次要的。

九月一日,趙德昭抵達郴州,與此同時,西路軍王全斌也從永州出發,在白霞設立西路軍大本營。

同日,接到南漢密報,劉鋹派遣龔澄樞駐守賀州、郭崇嶽駐守桂州、李托駐守韶州以防備宋軍。

南漢在韶州聚集了十二萬大軍,看似人多勢眾。

可是如今大宋軍隊還沒有到,就因為大量士兵進駐,導致了韶州百姓負擔沉重,民不聊生。

十幾萬大軍駐紮在一個小城,人吃馬嚼都要當地供應。

而韶州山多地少,本就負擔沉重,如今多了好幾萬人,根本養不活。

而這些士兵們在當地燒殺搶掠,稍有不滿就大開殺戒,讓百姓隻能拋家棄業,流落他鄉。

李托無奈,隻能將大軍分散開來,其中主力軍駐紮西北與大宋交界的武江水牛灣(坪石鎮)。

坪石鎮位於嶺南山脈的南麓,武江的上遊,素有“廣東北大門、嶺南第一鎮”之稱。

此處有數萬大軍駐紮,可是李托膽小,並不敢親赴水牛灣,而是將大權交給了親信餘順。

劉鋹朝要當官,先自宮,這些變成了太監的將領們沒了子孫根,就連膽子也沒有了。

九月三日,以神機營為主,鐵騎軍為輔,大軍抵達了義章縣,而趙德昭這個時候,還在郴州忙著接見地方官員,大豪。

九月五日,潘惟德等人抵達武江北岸,武江在這裏畫出了數個幾字形的河灣,處處可過江。

南漢軍隊扼守武江與白沙河的水牛灣,根本沒有騷擾大宋軍隊的勇氣。

而宋軍也不急,在白沙河沿岸伐木,隔著河開始有條不紊造橋。

餘順眼見宋軍勢大,派出了一萬餘人想要破壞宋軍的造橋,可是大軍剛在河對岸集結,就聽見天降神雷,一萬多大軍四分五散。

大部分南漢軍隊第一次見到大炮,大炮的轟鳴對他們來說就是天罰。更別說,發射的鏈彈,開花彈,直接給他們造成了上千人的傷亡。

這一萬多士兵的逃竄,直接讓水牛灣土牆裏麵的兩萬多士兵也軍心渙散。

餘順根本無法約束軍隊,隻能跟著這些士兵一起南逃。

當趙德昭抵達水牛灣的時候,宋軍已經沒有傷一人,就占領了這個南漢的北大門。

“殿下,南漢軍隊不堪一擊,炮聲一響就開始逃跑,如此看來,不應步步為營,應當直搗黃龍。”

“不急,等幾日,看看西路軍的行進情況。你們要記住,我們來這裏是要把這裏變成我們的國土,把這裏的百姓變成我們的百姓,打仗,殺敵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從踏過武江的那一刻起,就要時刻約束軍心,不能讓士兵燒殺搶掠,否則的話,錦衣衛絕對饒不了他。”

他擔心的不是神機營,神機營的將領都是勳貴之後,下麵都是剛受訓的百姓,還沒有腐化。

其他軍隊,才是禍亂之源。

(新書主角是個曆史講師,穿越了一個穿越者改變的世界。這個大明占據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擁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其餘四十餘國隻能在大明的威壓下艱難生存。

可是這個大明並不是高枕無憂,西洲(非洲)想建國,東洲(美洲)想獨立,貪腐橫行,製度日漸敗壞,內憂遠大於外患。

這個世界,對一個有著不高不低的貴族身份的穿越者來說,卻又是一個大有可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