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四章 阿蒙祭司(2 / 2)

神權與皇權的合作與博弈可以說貫穿了古埃及3000年的曆史,當中央疲軟時神權就會占上風,而一旦中央穩定,或者出了個明君就會想方設法的削神權。

當然,這其中都很少會導致國家分裂,因為古埃及人和華夏民族的通點之一就是崇尚大一統。

比較典型的就是第十八王朝。

第十八、十九王朝是古埃及最為富庶和強大的時代,同樣阿蒙高級祭司團也跟著一起強大了,於是的十八王朝的法老們一位接著一位的想辦法削那幫卡納克的祭司們,終於到了阿蒙霍特普四世繼位,這位仁兄還有個後來改的名字:“埃赫納吞”

這位法老發起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宗教改革”,他廢除卡納克祭司團的權力,查抄阿蒙神神廟並關閉,並主張崇拜阿吞神:一個名不見傳的地方小神,然後營建新都“埃赫塔吞”(意為阿吞的地平線)

他還主張自由文化,試圖打破埃及幾千年一成不變的文化風格,於是埃赫那吞在位的十幾年中產生的,以古埃及文化為原型的新文化運動被稱為“阿瑪納文化”而在那段時期創作的極度開放和浪漫的藝術和詩歌也被稱為“阿瑪納風格”

可惜的的是埃赫那吞有野心但是沒能力,這十幾年的瘋狂改革讓第十八王朝風雨飄搖,最終埃赫那吞在他繼位的第十二年神秘駕崩,有傳言他是被阿蒙祭司們暗殺的,文化繁盛的“阿瑪納時代”也就此落幕,隨後繼位的就是埃赫那吞的兒子,現在赫赫有名的法老: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登基以後為了鞏固皇權,便聽從了大維爾齊(相當於宰相)阿伊的建議,恢複阿蒙神信仰,遷都孟菲斯,埃赫塔吞被廢棄後阿蒙祭司們進行了報複性的洗劫,並且在全國進行去“埃赫那吞”化運動,大肆砸毀埃赫那吞的雕像,從壁畫上抹去他的名字,將參與改革的大臣全部扔進尼羅河喂鱷魚。這些“清算”甚至延伸到了製裁卡納克祭司團的第十八王朝的曆代先王們,他們的雕像也被大肆打砸,最後是在圖坦卡蒙的勸阻下才停止。

而卡納克的怒火被一代代的穿傳下去,甚至到了五百年後的公園前10世紀,埃赫那吞的墳墓意外的被祭司們找到,他們把埃赫那吞的木乃伊拖出來拆開,並對著他大罵,稱其為“罪人”,然後用刀砍斷了他的雙臂,並洗劫了墓室裏所有的財寶。

第二十一王朝之後的阿蒙大祭司甚至直接篡位成為法老,任命自己的兒子為阿蒙大祭司。

所以此時的趙蒙才不敢對安赫奈布有什麼意見,但是他知道,這不會持續很久的。

之後的一個小時裏,阿蒙肯塔也被叫來了,最後決定了應對波斯人的防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