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垠的平原之上,梧桐樹張揚的長出綠葉,整個梁都好似一片陰涼。
梁都城南五十裏的草地上一匹黑馬狂奔而來,馬鞍上的女子,身量纖纖,麵肌如雪,寒天星子般的眸透出一絲不同於女子的溫柔,更像是暗濤洶湧的海水激蕩在女子的眸中。
遠處的未央宮流光溢彩,傳出陣陣絲竹聲。
“殿下,陛下傳召,速速回宮。”清秋的暗衛塵生遠遠跑來。
未央宮主殿,宮門緩緩打開,清秋一身天藍色窄袖戎裝,瀟灑幹練,小跑進來,“父皇喚女兒前來,可是有要事?”清秋仰著頭望向那燦爛金黃龍椅上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並不惱,嘴角上揚和藹的開口道:“其他皇家女子那個不是大家閨秀,儀態萬千,怎的就你這樣大大咧咧,一天就知道打仗。”語氣中並無半分怪罪,反而有幾分寵溺。
“如若清兒像尋常皇家女兒那樣,那大梁就不是今天的盛況了。”女子傲嬌的站起來,臉上充滿恣意的回答道。
“不要這麼沒規矩,楚國新帝登基,收拾行裝,帶著使團和你的鳳鳴軍去吧,此去之行,你回滿意的。”
“兒臣明白,定不負父皇。”清秋高興的答應著走了出去。
梁帝鎖承景望著女兒歡快地走出了大殿,他自己心裏很是欣慰。
因為他的女兒從未叫他失望,大梁女子不像鄰國大楚、大渝、懷宋那樣女子地位底下,他的女兒從小跟著自己的祖母女帝,即梁帝之母,清秋從出生好像就擁有帝王之才。
鎖清秋十一歲那年,祖母女帝剛剛退位,鎖承景剛剛繼位,懷宋鎮北王忍烽趁著大梁政權交替集結三十萬大軍一路北上攻來,梁帝的兄弟叔父便抄起家夥逼宮造反。
十一歲的清秋站在宮門口的城牆上,以小巧心思抵擋反叛者長達兩個時辰。
十一歲的她身材纖小,城牆之上顯得有點滑稽,可就是這麼個小不點,抵擋了反叛軍五萬人,皇城隻有京畿軍三萬,其餘全都派去對陣懷宋
小小的清秋站在城牆上,恍如一隻欲展翅高飛的鳳凰鳴起一陣陣雄壯的聲音,“大梁的將士們,我是嫡長公主鎖清秋,大家奮起精神,為了自由,為了家鄉而戰。”
宮內的禁衛軍看到皇帝的女兒都出來站在最前麵,士氣大漲,最終等到了大梁皇後從母族科爾沁草原搬來的救兵。
雖說此次造反是梁帝為了拔除這些藩王的手段,不惜京都陷落,可是也看到了自己女兒天生的帝王之相。
“谘爾公主清秋,祥鍾世德,知書曉理,文成武德,秉德祐而溫恭疏,知古今而性喜善,進度有則,特下此喻,榮封鳳鳴皇太女,學習輔政,後綏永福。”
莊嚴的聲音回蕩在青天白日之下,自此鎖清秋名聲大躁。受梁帝喜愛,梁帝在其及笄之禮之時將當年清秋母後帶回的兵馬賜予她,賜予番號“鳳鳴軍”。
身旁大太監的一聲將梁帝從回想中拉回,“陛下,公主之前雖上過戰場可都是去大梁境內撤藩,此次可是去別國打仗,您有把握?”大太監試探問到。
梁帝驕傲的回道“她從小敏而好學,撤藩之時太後也多有指導,而且撤藩的經曆讓她有了很多忠心之人跟從,不打緊,她的才略才剛剛顯露而已。”
“殿下,此去楚國,大渝太子東方梧也去,您做好準備了嘛?”塵生小心問到。
是啊!東方梧也去,鎖清秋迷茫的望著大殿下的台階,她沒有想到及笄之禮前,他和東方梧還是那樣親密。
隻因東方梧在回國之時,在大渝大梁懷宋三界之處進去懷宋之地殺害了懷宋邊境安然度日的百姓,清秋與他生出嫌隙,當時的清秋不理解東方梧,當時東方隨著軍隊來到大梁,因懷宋邊境亂軍殺害了他的母妃,並且殺害大渝百姓。
雖說後來三國間簽訂協議可在東方梧的心裏留下了陰影。
清秋不解的不是戰爭帶來的屠殺,而不解的是東方為什麼不去追究戰爭挑起者,而在這肆意屠殺百姓。
“無礙,如今都已長大,都過去了”,一說起東方梧,清秋的眸中透露出少有的暖意,像是暖陽照進心裏。她不是不理解東方梧的心情,但她怨的是東方梧將屠刀對準了無辜的百姓。
------題外話------
很開心大家能夠點進看到我的小說,自己雖然不是什麼網絡小說大神,但是非常熱愛寫小說,這部小說是18年高考完就一直構思的,直到今年才發表出來,並且還能夠簽約,這已經很開心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熱愛小說。
如果覺得我寫的還可以,希望大家可以收藏,打賞量力而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