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北上途中
那個年代的火車還比較慢,最高時速120公裏,估計平均能跑個80公裏就不錯了,而且沿途停靠的站點很多。一路上,竇凡見到身邊的人不停的變換,各種不同的口音,各種不同的風土人情,各種不同的故事。竇凡是一個熱情的人,一會功夫新換的鄰座就熟絡了,講起了他的故事。跟人聊天也是打發時間的好辦法,而且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中國實在是太大了,長江,黃河,竇凡很是享受再一次的新鮮感。
竇凡坐在中間的座位,高芳坐了靠窗的位置,靠過道的這個位置的人是不停的來了走,走了來。對麵一對父女,來得比竇凡他們還要早,竇凡他們上來的時候就坐那了。熟絡了以後,竇凡知道他們是贛省南昌上車的。女兒考上了首都交通大學,那也是個名牌大學,父親是送她上學的。
當那個父親聽到竇凡他們也是大一新生,而且是水木大學的同學時,不停誇讚他們。說他們讀書厲害,而且獨立能力也強,能夠自己去報道,還是第一次出遠門。那個父親說他們是老表,自古以來,贛省和湘省的人就叫老表。他還拿出女兒的錄取通知書給他們看,還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想看看他們的通知書。他說沒見過水木大學的通知書,以後也有談資。竇凡也大方的拿出他們的通知書給他看,假裝不知道那個父親的小心思,無傷大雅。竇凡一瞟眼,通知書上寫著女孩的名字:吳芷。
吳父看完錄取通知書後,態度明顯變熱情了。前麵他還有一點防備心理,也不怪他,火車上,什麼牛鬼蛇神都有。這個時候正是上學季,一趟車碰到同去首都讀書的新生很正常。竇凡也偷偷觀察了一下對麵的女孩。
女孩臉龐比較秀氣,可能南方很多女孩都這樣,彎彎細細的眉毛下麵一雙丹鳳眼,瓜子臉,櫻桃小嘴。雖說不是那種驚豔的感覺,但很耐看。讓竇凡記憶深刻的是,女孩脖子後方,左耳朵下麵有一塊紅色的胎記。那個胎記就像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竇凡心想有的女孩還紋身了,這算啥。正是由於這個胎記,女孩可能有點不自信,有點不敢對視竇凡的眼睛。
接下來的時間,吳父就很信任竇凡他們了,像對女兒的同學一樣。他們帶來的水果、零食都要跟竇凡他們分享,等等。中午12點多,該吃午飯了。竇凡讓高芳看包,自己拿了兩桶方便麵,來到開水間衝泡。兩人吃了泡麵,過了一會,高芳明顯有些困了,竇凡讓她靠著自己的肩膀休息一下,他繼續和吳父聊天。
吳父是當地鐵路局一個小職工,不是南昌市,是下麵一個市的。名字竇凡也沒聽太清楚,好像是叫什麼共青團的類似的,畢竟對方的普通話有點口音。吳父跟竇凡聊著他們七十年代的事,聊著那個年代的一些趣事。吳芷在旁邊就呼閃著大眼睛看著兩人興高采烈地聊著天。
很快,下午的時候火車已經到了北方大地上,一望無際的平原,平平的屋頂,與南方丘陵起伏、水網密布不同的景像,讓兩個初次出遠門的女孩子驚呼不已。竇凡早已領略過祖國大地四方風景,早就見怪不怪了。吳父又誇他,沉著、冷靜,有大將之風。竇凡連說,不敢不敢。他心想,這又不是三國的時候,後來一想,上了點年紀的人就這樣,也就釋懷了。
過黃河是晚上的時候,窗外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見。也不知道這個時代的黃河咋樣?這趟火車從羅城要18個小時才到首都,到的時候是淩晨5點多。夜深了,竇凡也把頭靠在座椅背上,眯起來了。高芳早就眯著了,靠著竇凡的肩膀。
一陣火車的提示廣播把竇凡吵醒,現在淩晨4點了,已經準備進京了,還有一個小時到站。竇凡一看,窗外還是黑漆漆的,隻看見遠處一片黑呼呼的高大的影子,還早得很。此時,車廂裏的人不是太多,首都是終點站,前麵要下的全都下了,留下來的都是到首都西站的。
此時,高芳還靠著竇凡的肩膀打著盹,對麵的父女顯然也還沒醒。靠過道的兩個鄰座早就在前麵的站下了。竇凡推醒高芳,叫醒對麵的父女,讓他們準備洗漱一下,吃點東西,準備下車了。四人輪流去洗漱了,竇凡拿了最後兩桶方便麵泡了,兩人吃完。幾人又把塑料袋中的水果、零食基本消滅幹淨。這樣,下車就不用多提個袋子了。
“嗚嗚……”,一聲長鳴,火車進站了。下到月台的四人,隨著人流走出火車站。四人站在西站外麵的北廣場,看著空曠的廣場,漆黑的外麵,偌顯清冷的街道,一時不知所措。本該有各個學校的接站的人,但現在太早了,顯然也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