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蘇陽在公司各個部門挨個轉了一圈,說是視察工作,其實最終的目的就是刷刷存在敢,眼瞅著就要進入九月份了,蘇陽這個學生黨馬上就要回去上學了,雖然不一定回去學校,但是不管怎麼說作為一個學生,總得呆在家裏吧,保證能夠隨叫隨到。
這些個部門裏麵其實沒什麼看的,華夏科技的核心在於研發部門,而研發部門暫時來說核心在於蘇陽,有蘇陽這個BUG級的存在,兩三年之內還是能夠保證創意領先的,而從上次方瓊的表現來看,研發部的人已經慢慢地擁有了自己的自信和實力,繼續發展下去,等到蘇陽還領先的創意消耗幹淨,公司裏的人才也培養出來了。
所以蘇陽也隻是在其他部門轉了轉,表揚了幾個工作努力,業績出色的銷售人員,又大力散財,很是拉近了一下他和員工之間的關係,也讓員工們的積極性更是提高了幾分。
到了研發部門之後,蘇陽才發現這個由他一手創立起來的部門在這短短的一年多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不再是當初那麼簡簡單單的幾個部門,也不再是那麼不到三十個人,而是由三百多個研發人員組成的龐大部門,又細化成了近三十個小組,在各自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著各個項目的攻關。
其中遊戲部門就占據了近乎一半,實在是現在的華夏科技收入幾乎都集中在這一塊,其他的雖然也有收益,但是和遊戲部門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甚至很多獨立的子公司,還在賠錢經營,能夠達到收支平衡的都已經算是業績良好的公司了,而能夠稍微有點收益的,也就隻有淘寶、百度等寥寥幾個子公司了,就連YY這個東西到現在為止還在虧錢,沒有達到收支平衡。
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不讓公司的資源往遊戲這一塊傾斜了,實在是看得見的收益太龐大了,這種恐怖的收益,尤其是恐怖的現金流,不知道讓多少豪門世家垂涎三尺,流的口水差不多能夠把蘇陽給淹死百十回了。
而這些遊戲製作小組,分成了十二個,還有十來個人自由行動,哪裏需要就去哪裏,這裏麵最重要的幾個部門是在完成蘇陽的創意,剩下的都是按照各自的想法創意,研製著新的遊戲,雖然都是那種生存時間不過半年一年的遊戲,很多到最後都沒有上線的資格,隻有最優秀的那一批才能夠上線運營,對蘇陽來說,要的就是精品,最起碼要生命力在一年以上才行,低於一年的那些蘇陽根本不允許上線,就算是培養員工的能力了。
而現在正在做的遊戲就是以《青蓮劍仙傳》為核心做的一款回合製遊戲,這款遊戲蘇陽結合了前世網易那款生命力超乎想象的《大話西遊》和《夢幻西遊》兩個遊戲,采取了Q版的畫麵,這樣的畫麵能夠路更多的吸引女玩家,而一個遊戲女玩家多了,男玩家還會少嗎。
之所以用《青蓮劍仙傳》為藍本,根源就在於這個世界竟然沒有四大名著,雖然還是有幾部流傳不朽的名著,但是幾乎都是和《水滸》性質差不多的小說,根源就在於這個世界劉家的統治實在是太牛逼了。
大眾雖然已經習慣了劉家的統治,但是對於任何東西來說,見多了,吃慣了,總會煩的,就想要換個吃法,熟悉一下,而推翻不了劉家的統治,就隻能寫一些具有反抗精神的小說來娛樂大眾,雖然最後都被招安了,但是卻也讓大眾看的喜聞樂見了,這才流傳了下來。
但是卻沒有了《西遊記》和《三國演義》還有《紅樓夢》,這三本書,蘇陽前世把《西遊》和《三國》翻來覆去的看了五六遍不止,但是《紅樓》卻隻看了半遍,不過卻還是給他的優盤裏下載了全本的《紅樓夢》,不過這本小說蘇陽真沒有照抄過來的底氣,蓋因為前世的時候這本書曹大大就寫了一半,然後就掛了,後麵的也是別人續寫的,水平差距有點大,這要是在這個世界寫出來,不是找罵嗎。
而其他的名著,蘇陽剛開始還真就沒有照搬過來的想法,不過是到了現在,慢慢的發現這個世界的暑假竟然沒了西遊記,沒了三國演義,單調無聊得很,再加上他現在的名氣日漸提升,底蘊也不斷積累,這種底蘊厚重的小說也已經有資格寫了。
但是這個世界沒有這些名著,沒有那種經過千百年時光洗禮的廣泛傳承,沒有了那種幾乎根植入了靈魂深處的共鳴感,他做出這些遊戲之後自然就遠不如上一世那麼擁有生命力,所以蘇陽幹脆就用《大話西遊》和《夢幻西遊》的創意,把《青蓮劍仙傳》給做成了回合製遊戲,其實也想差不多的,都是妖魔鬼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