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也許是現代生活中人們最廣泛涉及的主題,因為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與行為支撐的。就像為什麼生活中有“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現象發生?當一件事情隻有一個人負責的時候,他定會盡心盡力。但如果有兩個人或更多的人分擔的話,責任就會自動地分散到每個人頭上,是否盡心全靠自覺,似乎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成了別人的事。人多的時候,責任就會被相互推脫,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責任分散效應”。
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麵麵都離不開心理學。比如說,教育小孩子,如果他(她)不聽話,你可以告訴他(她)這樣做不對,然後告訴他(她)怎麼做才更好,當他做得好的時候,給他(她)一個獎勵,時間長了,物質獎勵上升為精神獎勵,孩子也會因此形成好的習慣。理解別人才能更好地處理和孩子、朋友、同事、領導、陌生人的關係,這就需要學點心理學,因為善解人意這樣的品性並不是人們天生的,而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去學習,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時了解別人的行為舉止反映出的心理,可以加深人們對自身和他人的理解。
在生活中,大多數矛盾產生都源自溝通不暢。有些是不明了對方心理而導致的,有些則是未能采取正確的方法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而導致的。如果去探究的話,你就會發現社會生活中大部分矛盾與問題都有心理因素的參與。喜、怒、哀、樂,人之常情。隻要我們活著,就會有變化多端的情緒體驗,這就是心理變化。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心理問題,輕者抑鬱寡歡、悲觀失望、人際關係緊張,重者輕生厭世、敵視他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心觀察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就會發現,我們身體的一舉一動都在告訴別人:我是什麼樣的人!因為我們身體的反應往往出賣了我們的內心。所以,懂一些心理學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讓人變得聰明,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掌握應對生活的心理技巧,才能讓生活變得輕鬆愉快。尤其在當前人們生活日益緊張,競爭壓力加大,每個人都需要從生活中學會一些心理學知識,來進行自我分析和調控。每個人都希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人的心理並非琢磨不透,其實它很簡單,隻要我們掌握點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分析行為現象,許多事就變得容易理解了。
很多人認為心理學太深奧,與生活關聯不是很大。其實,心理學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學問,它從現實生活經驗出發總結出理論,反過來又通過理論指導人們生活。
本書中提到了很多新鮮刺激的心理學現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給大家一些新鮮的閱讀感受的同時,又把心理學的真諦和實用性傳遞給大家。一個人從戀愛、婚姻到與朋友、同事共處,從職場打拚到人際關係處理都離不開心理學的指點。人的成長和成功也離不開心理學的指點,懂得心理學的人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加完滿。懂點心理學讓你變得豁達;懂點心理學讓你左右逢源;懂點心理學讓你能夠管理情緒;懂點心理學讓你更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