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局如此,對誰都不利,他管源忠也是泥菩薩過河,能保住自身就不得了了。
李公公和托賴將楊宗仁關押之後,接著把楊宗仁住宅裏的文字案卷都搜羅一空,還有巡撫衙門裏的公文也都帶走了一部分,等到這一切都完畢之後,也沒有繼續停留,便徑自返京去了。
管源忠將他們送到城外十裏之後,就回了府衙,內心微微有幾分焦慮,既是因為楚逆在旁虎視眈眈,也是因為對自身前途命運的未知,特別是楊宗仁被帶走後,整個兩廣官場已經連倒下兩位大員了。
下一個會不會是他?這實在是沒人知道。
到了傍晚時分,一名騎士從城外飛馳,趕在城門落下時險險入了城,入城後馬不停蹄,便直接入了廣州將軍衙門。
管源忠此時正在吃晚飯,飲食頗為簡單,不過是一粥一菜,他在這廣州已經待了足足二十年,卻始終不喜本地風味。
“大人,北麵傳來急報!”
侍衛急匆匆從外間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幾分苦澀。
“清江城大戰,四萬大軍已全軍覆沒,寧賊損失不大,目前無新動向。還有,高其位已戰死。”
啪嚓——管源忠手裏的瓷碗摔了下去,幸好地麵上有一層厚厚的毯子,倒也沒有摔碎,但是裏麵的粥全都灑了出來,將毯子濡濕了一大塊。
“怎會如此?這高其位也是打了這麼多年仗,怎會敗得如此慘重?”管源忠的臉色慘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末日。
侍衛臉色也十分難看,“據說是高其位在戰場是被那寧渝給氣死的,然後我軍大潰.....”
原來是當天高其位倒下的那一刻,被一些有心人給曲解成是高其位心胸狹窄,不忍受辱然後才氣死的,卻是將自己的責任推卸的一幹二淨。
管源忠並不知道,高其位之所以敗得這麼慘,固然有綠營將士羸弱不堪戰的原因,也有來自康熙的壓力所致,在這件事上,除了朝廷大臣的非議,他管源忠的奏折也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戰場的形式在一點點被轉化,清廷手握的優勢也在逐漸喪盡,北麵清軍的進展也遲遲無力,而複漢軍則不然,大量的火槍火炮被生產了出來,開始充實軍隊的基層,這也使得清軍的仗越來越好打了一些。
管源忠擔心的還不僅僅隻是這一仗,而是整個清軍的大戰略,從目前的形式來看,清軍北麵還有十萬餘人,東麵還有六萬餘人,前前後後已經有十萬多人被消耗進去了,戰死總督一名,下獄一名,提督更是無算,再加上投降的荊州將軍,可以說清軍在正麵幾乎沒有贏過。
而這一次高其位慘敗,更是反映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那就是清軍目前的戰鬥力跟複漢軍差的太遠了,光靠目前的這十六萬大軍,已經很難徹底解決複漢軍。
這對於管源忠自己而言,目前南下的那一隻複漢軍已經無所阻擋,隨時都有可能攻入廣州,清軍難以阻擋,眼下他還能看著楊宗仁回京受審,他到時候能不能逃離廣州都是兩碼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