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處的天氣已然入了冬,冷冽的寒風吹得樹木嘩啦作響,寧渝裹著一身厚厚的風衣,從船上走了下來,複漢軍的一眾大員正在碼頭上等候著,人人的表情裏帶著幾分敬畏。
實在是因為寧渝這一次奔赴武昌的舉動太過於強悍了,短短不到十天的功夫,就徹底平滅了傅爾丹,還將其活捉,這放在過往也是不多見的,威名之甚,已經傳遍了南方數省。
在寧渝回武昌的十天內,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程銘負責,而程之恩以及董策二人從旁協助,在擊潰了雍吉納的五萬大軍之後,複漢軍也利用繳獲的清軍鳥槍來擴充部隊,從原先的守備二師中抽取的一部分人來補充主力師的損失,另外還單獨募兵一萬人左右。
對於目前的軍製,寧渝在回到九江之後,也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取消了原來了獨立師的編製,將原來的獨立一師和獨立二師與守備二師打亂混編,然後將募來的一萬人補充了進去,重新組建了三個守備師,分別是守備第二師、守備第五師和守備第六師。
在組建這三個師之前,寧渝分別跟原先的綠營降將都談過話了,像錢英十分配合寧渝動作的,便留下來成為了守備第六師的師長,至於其他的綠營降將則都送往了武昌,參加軍官訓練營,這樣一來,基本上徹徹底底把原來的綠營底子給洗幹淨了。
其實寧渝這一步略微有些著急了,在原先的計劃當中,對於綠營的清洗是要放在後麵的,可是寧渝在從武昌回來之後,敏感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部隊的戰鬥力出現了一定的下滑,這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對於綠營的訓練不夠,這對於後麵的計劃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決定,也跟目前寧渝所麵對的情況有很大的關係,東麵的威脅已經逐漸解除,可是康熙的十萬大軍還在義陽三關,如果等到寧渝打下了安慶,恐怕康熙也就坐不住了,到時候雙方勢必會圍繞江寧展開一場生死之爭。
這場生死之爭可謂是真正的決戰,雙方都沒有了退路,就連康熙也是,因為如果他不來阻攔寧渝,目前空虛的江南是決計攔不住複漢軍的步伐,如果真的丟了江南,康熙的南麵半壁江山也就可以徹底宣布拜拜了,這對於康熙乃至於整個清廷而言,都是難以承受的。
目前清廷的財稅主要來源是田賦,而當下整個朝廷的漕糧在四百萬石左右,江南和浙江兩省便占據了一半以上,再加上江西、山東、湖廣和河南等省,田賦折銀總數在二千六百萬兩左右,此外還有鹽稅二百七十萬兩,關稅二百萬兩,至於丁銀並不是很高。
根據複漢軍內部預估,如果複漢軍能夠順利拿下江南,沒有了湖廣和江南的清廷,在財力上至少會暴減七成,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天文數字。特別是在當下,清廷還沒有完成攤丁入畝等一係列財政改革的前提下,這一損失是極為恐怖的,要知道在目前康熙的國庫裏,庫銀已經不足百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