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嶽鍾琪對於這一戰的期待,僅僅隻是擊敗即將東進的四萬複漢軍。至於徹底剿滅複漢軍,在嶽鍾琪看來短期並不可行,當然在奏折後麵也委婉勸解,隻要將複漢軍堵在湖廣和江西,那麼就算是磨,也能把複漢軍徹底磨碎,並不急於一時的決戰。
嶽鍾琪將奏折寫完以後,心裏這才長長歎了口氣,將奏折用黃綾布包好,隨後便派人送到了康熙大軍中,期盼著安慶眼下的局麵能夠被康熙所理解。
從義陽三關到安慶的距離並不遙遠,因此奏折很快便送到了康熙的麵前。而此時的康熙實際上基本已經放棄了對義陽三關的攻打,主要是地勢實在是過於險要,再加上沒有充足實用的攻城大炮,光靠那些老掉牙的大將軍炮,無法攻破已經被水泥加固過的關隘。
除此之外,複漢軍在其他方麵的戰略壓力變小,也就加強了義陽三關的守衛,原先的守備第三師已經抵達了三關,兩萬人加上數十門的火炮,再加上大量的手榴彈,已經徹底讓康熙放棄了用血肉來強推義陽三關的想法。
在這種局勢下,康熙萬般無奈也隻能選擇撤軍,而他的撤軍方向便是六安和廬州方向,並且打算在六安和廬州進行整頓歇息,等到天氣稍微轉暖,便開始進軍安慶,從而實現在安慶堵住複漢軍的目的。
這一點其實跟寧渝的分析是不吻而合的,實在是因為在當下清軍支出實在是過於龐大,這十幾萬人在外麵飄著,再加上先前戰死的近十萬清軍,都還需要撫恤和燒埋銀子,這一筆筆巨大的開支,是目前清廷的國庫裏難以承擔的。
實際上為了支援這一仗,康熙已經重新開了捐納,賣了一批的實缺官,好不容易湊到了三百萬兩白銀,可是想要更多卻也畢竟困難,畢竟實缺官也就那麼多,至於那些虛銜平日裏就在大肆買賣,因此根本不值幾個錢,隻是這好不容易拿到的三百萬兩白銀,放在這場戰爭當中,卻顯得杯水車薪,這讓康熙根本等不到這個冬天徹底過去。
因此在接到嶽鍾琪的奏折之後,康熙內心還是非常驚喜的,他發現這人確實可堪重用,至少在決戰即將到來這一點上不謀而合,並且還提出了一定的可行性建議,這一點也受到了康熙的認可。
“著安徽提督嶽鍾琪堅守安慶,等朕的大軍到來,他便是頭功一件!”
康熙略微有些興奮,不過他在看到嶽鍾琪最後的一段話時,心裏卻起了一些小疙瘩,他是絕不願意再打上一場三藩之戰的,隻要能夠在短時間內平息掉楚逆,縱使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在康熙的接受範圍內。
望著天邊逐漸飄落的雪花,康熙不由得咳嗽了兩聲,臉色瞬間變得潮紅,或許自己能再熬上一年,給子孫後代一個安安穩穩的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