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1 / 2)

寧渝站起身子,手中拿著一杆長長的木棍,指著眼前的沙盤,心裏多少有些意氣風發,這一次可算是把自己的全部家當都給壓上去了。

李紱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在忙碌著都督府的政務,包括後勤糧草輜重的管理,還有針對新進官吏的培訓,嘴上都起了幾個大燎泡,如今又跟著寧渝東征安慶,更是忙得一塌糊塗。

“前些日子,楚王從武昌又發來了一批槍支彈藥,就是火炮少了些,隻有三十餘門,這還是加班加點的結果,不過糧草輜重倒還足夠,倒也不必過於擔心。”

寧渝點點頭,這造反一事著實不易,不說危險不危險,至少讓人清閑不下來,不說李紱,就連寧渝又何曾睡過幾個好覺,每日裏東奔西跑,當初在視察鄖陽府,後來視察整個武昌地區,在九江也不曾歇息過半日。

程銘作為眾人當中年紀較長的將領,性格中多多少少有些謹慎,他用木棍指著安慶城,語氣有些凝重:“如今康熙的十萬大軍還在桐城一帶,距離安慶至少還需五天左右,我軍是否可以先拿下安慶?以防止內外夾擊?”

眾人聽到這個意見,也都表示讚同,實在是因為這一點也很關鍵,至少不用擔心在跟康熙作戰的時候,還有嶽鍾琪的兩萬人在一旁虎視眈眈,這種感覺相當不妙。

至於以四萬五千人對陣十二萬人,大家都不會感覺到壓力,自從起兵之處,複漢軍哪一戰不是以少擊眾?也不曾見到清軍有什麼好的表現,這種自信心已經灌輸到了複漢軍的每個人的心中,至少絕不會有人認為,在人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清軍能跟複漢軍對陣。

寧渝點點頭,隻是他的想法卻與眾不同,他環視了一眼諸將,笑道:“若我的目標僅僅隻是安慶城,那麼咱們恐怕早就到了此地,拿下安慶不是問題。可是,我想讓大家想想,咱們從一開始的目的,真的隻是安慶嗎?”、

“莫不是康熙?”李紱雖然不懂軍事,可是在這方麵卻頗能領會到寧渝的想法。

寧渝笑道:“我說過,清軍無論死傷多少,哪怕眼下的這十萬大軍都沒了,也沒太大的關係,清廷還能再組織十萬甚至是二十萬,可是我軍眼下還能支撐,若是戰況遷延日久,以我軍積累,很難與整個大清抗衡。”

“當下的情況就是,速戰速決,才能讓我軍得到更多的利益。想要實現這一目的,康熙才是關鍵,若是能夠在戰場上擊殺康熙,那麼這一戰無論怎麼打,清廷就已經輸掉了一大半。”

李紱也笑了笑,接過話頭,對眾人道:“如今的清廷看似是完整的,其實內部的裂痕已經達到相當大的地步,這裂痕大大小小的數也數不清楚,有滿蒙大臣與漢臣之間的,有滿臣與蒙臣之間的,有八旗和綠營的,還有皇族內部的,整個大清之所以還沒有四分五裂,完全是靠著一股慣性和一個人來維持,慣性便是來自八旗的鐵莊稼,一個人便是康熙。”

“說起八旗的鐵莊稼,那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從全天下搜刮來的,自然也包括了富庶的江南和湖廣,這些地方其實決定了清廷鐵莊稼還能吃多久,若是沒了江南和湖廣,沒了鐵莊稼,清廷想要在彌合內部的分裂,也就沒那麼容易了。”

李紱畢竟是在清廷內部做過大官的人,對於清廷內部的情況也是知之甚深,至少在這方麵,寧渝是沒辦法如此娓娓道來,一時間倒讓眾人聽得入了神。

“沒有了鐵莊稼的八旗,若是再沒了康熙皇帝,整個大清不說四分五裂,至少不能像目前這樣,還能率軍討伐我複漢軍,到時候新君繼位,無論是誰都要好好梳理一下目前的情況,怕是三五年內,難以對我複漢軍大動刀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