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恐懼的是,東方人並不僅僅隻是人數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他們的工業實力、他們的財富水平都足以支撐他們將這場戰爭進行下去,而且他們的軍事能力更是令人稱讚,過去普魯士的表現,幾乎都是由來自東方的軍官參謀團在提供建議!”
“眼下我們跟英國人麵臨的處境是一樣的,他們需要停戰,我們同樣需要停戰,或者說我們更需要一個來自全歐洲的聯盟,否則我們無法抵擋源源不斷的楚國軍隊!”
凡爾賽宮,路易十五麵色陰沉地望著麵前的大臣們,他的心情灰暗而低沉,就像凡爾賽宮中懸掛的燭燈一般,帶著一種令人絕望的氣息。
法國財政監督官希盧維特依然在向國王彙報著此時法國的處境,“我們不光失去了印度和新大陸,如果戰爭繼續下去,我們甚至會失去眼下的一切!”
“自從戰爭開始之後,我們每年需要花費3700萬利弗爾,另外給盟軍的補貼則是每年為5500萬利弗爾!我們眼下已經花費了整整7.4億利弗爾,這還不包括日常開支。而英國人在海上突襲了勒阿弗爾,已經造成法國商業上的嚴重損失,如果不盡快結束戰爭,我們將難以彌補戰爭所造成的財力虧空。”
路易十五就這麼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勸說,他表麵上雖然什麼話都沒有說,可是他從內心裏感受到了無盡的煩躁,自從弗勒裏死後,他便再也沒有委任過任何一位首相,自以為大權獨握能夠讓他獲得無盡的榮耀和欲望,可現實卻變得一塌糊塗。
終於,路易十五低聲歎了一口氣,道:“我們有沒有可能同大楚達成和解?”
在固執的皇帝心裏,對於大英帝國的仇恨早就超越了一切,他寧願將印度和美洲的殖民地全部讓給大楚,也不願意同英國人進行結盟。
“可是,他們選擇了支持普魯士......我們隻能跟英國人站在一起,否則來自普魯士的威脅,會讓我們的勢力大大縮減。”
“兩邊都去談吧,我們隻能想辦法爭取更好的條件。”
路易十五臉色木然,他低聲道:“如果東方人不願意放棄對普魯士的支持,那麼我們將全麵達成與英國的和平.......乃至於結盟,我們還將會在全歐洲範圍內宣布,這是一次來自東方和西方的文明戰爭。”
“黃禍再一次降臨了歐洲!”
........
革新三十八年(1761年)4月,戰爭並沒有同所有人想象的那樣逐漸平息下去,反而隨著各國之間新的一輪洗牌以後,特別是以華夏帝國為代表的東方勢力正式參與到這場世界霸權的追逐中以後,戰爭變得越發熾熱。
同年五月,英格蘭、法蘭西、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數十國在巴黎達成了條約,將因為這場戰爭而站在一起,人們稱之為協約國集團,而大楚、普魯士、東俄以及其餘的東亞各國達成了同盟條約,又被稱為同盟國集團,雙方盡管都是較為鬆散的聯盟,可終究使得戰爭波及到了全球。
表麵上來看,這依然是東西方帝國對於世界霸權的正主,可實質上也是東西方文明國家的工商資本對於海外殖民地和市場的追逐,他們需要擊垮對方,才能讓本國的工商利益集團擁有足夠的養分,進一步緩解國內的發展矛盾。
相對於曆史上的英法七年戰爭,在如今大楚參與的這個位麵中爆發的該戰爭,更應該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來進行形容,而這一次世界大戰對於世界格局的改變,將會是深遠而透徹的,至少影響了後續數百年的世界利益格局。
革新三十九年(1762年)8月,大楚同東華聯軍徹底實現攻占了美洲英屬殖民地,超過三十多萬英法聯軍被徹底擊潰,還有十餘萬人被俘,與此同時,英屬印度殖民地也被楚軍徹底攻占,莫臥兒王朝選擇了向大楚遠征軍都督董策投降,印度戰事宣告結束。
盡管戰火依然在美洲、亞洲以及歐洲燃燒著,可是所有人都已經看出來,以大楚為首的同盟國將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個過程或許還需要幾年時間,可是大勢所向,已經無人能夠抵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那條東方巨龍的身上,對於所有人來說,那個存在是那麼的榮耀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