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上屢屢被挫敗後,尤其是沒有保住董榮後苻堅明顯意誌消沉了下去,他現在大概能體會到當年萬曆賭氣不上朝的心態了,自己貴為皇帝卻啥主的做不了,人生自由還要被限製,和囚犯其實沒有多少的差別。
王猛自然也看出了苻堅的意誌消沉,於是聯合權翼薛讚幾次進諫才稍微讓苻堅的心態恢複正常了一些,王猛的觀點很簡單,昔日秦昭襄王為了從外戚手裏奪權隱忍了幾十年,漢武帝也曾受製於竇太後,苻堅現在麵對的這些挫折根本不算什麼,隻要按照自己的計劃走,苻堅很快就能奪取實權,苻堅對王猛是信任的,見他這麼說便隻能點頭應允了。
王猛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跟苟氏成婚,苻堅原則上是同意了這一點,當然也隻是原則上,其實不僅僅是對封建包辦婚姻的抵觸,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苟氏跟苻堅的生母同出一脈,這情況放後世叫亂倫,雖然在這個時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苻堅內心是無比煩悶的,可是現在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
為了表示對王猛的絕對信任,苻堅下旨讓王猛破格充當臨軒命正使,全權負責對苟氏的婚禮事務,當然這道任命馬上又掀起軒然大波,氐人幾乎全部反對這個冊命,兩個氐人的婚事要讓一個漢人來主持豈不是滑稽?
王猛自然是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聽聞苻堅讓自己主持冊命連忙推辭,無奈之下苻堅也隻能搬出德高望重的呂婆樓出任正使,將王猛降為副使,可就算是這樣氐人還是不買單,紛紛上表直斥王猛沒有資格,甚至還要求苻堅罷黜王猛,這可給苻堅點燃了。
苻堅直接在朝堂上放話,這些大臣再廢話自己這婚就不結了,這下苟氏可不幹了,他們千盼萬盼終於盼到苻堅兌現承諾,要是被這些人攪合了那就是得不償失了,而且他們對王猛倒也沒有很排斥,畢竟婚事也是王猛推動的,所以朝堂上的李威,苟池等有苟氏背景的大臣紛紛站出來支持王猛,漢人門閥也希望王猛成為自己的代言人這次也不作壁上觀了,紛紛出言支持王猛。
以樊世為代表的氐人權貴孤掌難鳴,值得咬牙同意了王猛充當副使的要求,不過為了削減王猛的影響力,他們將副使的名額大幅度擴充,將李威,苟池,苻法甚至苻融全部塞了進去,整個副使團倒是隻有王猛一個漢人了,整的王猛哭笑不得。
王猛雖然是副使,但是整個婚禮都是他在操持,呂婆樓是清楚王猛的能力的,對王猛給了最大程度的支持,當然矛盾還是有,苟氏畢竟今後就是外戚了,外戚必然身份得尊貴,於是王猛向苻堅建議冊封苟氏為公,來突出對苟氏的重視。
苻法卻堅決反對這個提議,他上書對苻堅說:“臣從來沒聽說過單靠女兒就行封公之事,如此行為怎麼能說的上賞罰分明?”這封奏疏被王猛有意無意的泄露給了苟池,苟池將苻法的態度回報給了苟氏,苟氏聞訊大為惱火,雖然苟太後素來不喜歡苻法,但是苟家跟苻法再政治上還是相對比較團結的,之前苻堅的幾次提議也是他們聯手頂回去的,苟家把苻法視為政治盟友,結果完全沒想到苻法居然在這種問題上反對自己,不由得大為惱怒。
當然苻法也很冤,他出發點是為了秦國,哪裏有寸功未立就封公的?這樣的行為不是讓天下恥笑,讓那些真正為國建功的人心寒嗎?卻不料因為此事得罪了苟家,自此苟家跟苻法的關係開始走向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