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兩宗之爭(2 / 2)

而意宗主攻伐,修習聖人們傳承下來的功法典籍,講究不斷提升自身境界,以氣凝丹、以丹養神、以神化虛,從而飛升得道。”

我插了句嘴:“師兄,咱們是什麼宗啊?”

玉衡回答的也很幹脆:“你我自然是心宗弟子,奉當年的天心道人、如今的冥府七殿閻王段天祖師為尊;守拙是意宗門下,我想通過他和師父的關係你也能看出來,兩宗之間的矛盾已經很深了。

其實雖說兩宗理念不同,但總歸是同宗同源、同為一脈,幾千年來一直相安無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宋朝,心宗、意宗第一次出現了分歧。

那時中原不穩,金人在北方邊境燒殺搶掠,甚至把我中原皇帝都給擄了去;後來金被蒙古所滅,蒙古人又對大宋虎視眈眈,江山危如累卵。

我心宗當年的掌門不忍人間生靈塗炭,提議派出我昆侖弟子進京麵聖,對南宋朝廷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但這個想法遭到了意宗的反對。

意宗給出的理由是,王朝更迭乃自然規律,是曆史必然,如果強加幹涉必遭天譴,為此兩宗掌門甚至大打出手,爭吵了足足十年之久。

在這十年中,我心宗數次偷偷派人入世輔佐朝廷,但受到意宗的牽製,這些被派出去的弟子根本沒起到多大的作用。”

說到這兒玉衡就有點激動了,伸手握拳,在桌子上砸了一下:“偌大的中原,就這樣被蒙古鐵騎踐踏的滿目瘡痍,後來元朝建立,我心宗掌門心如死灰,幹脆決定不再理會世事,帶領一眾門徒閉關苦修去了。”

我皺著眉頭問他:“這麼說的話,昆侖兩宗之間的矛盾在宋朝那會兒就開始了啊,那這跟六百年前有啥關係?”

“自然有關係。”

玉衡又是一聲長長的歎息:“我心宗與世隔絕了百年,沒想到百年後,竟然有一個女人帶著一群散修來到山門外,質問我昆侖為什麼置天下蒼生的安危與不顧,躲在山裏當了一百多年的縮頭烏龜。”WwW.com

我裝模作樣的眨了眨眼睛:“誰這麼大膽子,敢跑到昆侖山門前說這種話,不要命了?”

“哎,那女人可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人家從上古神魔之戰之時就已經存在了。”

玉衡一句話把青鸞的身份給帶了過去:“其實也不能說人家主動找麻煩,至少昆侖不問世事的百多年來,是人家召集了一群同道在人間行走,庇護了不少凡人,也阻止了蒙古人的數次屠殺。

要不是因為意宗的人看明朝初立,跑到皇宮擺威風得罪了人家,人家也不會跑到昆侖山來興師問罪。”

我心說這老道士知道的還挺多,當年那場爭端,實際上就是因為一個昆侖的道士而起,他要是不惹青鸞,青鸞也不會主動來找昆侖的麻煩。

至於具體怎麼惹的我不清楚,那會兒正興致勃勃的在捕魚兒海陪著藍玉揍北元呢,等回來一看,同道們就已經跟昆侖打的遍地都是腦漿子了。

。您提供大神辰子棟的詭寢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