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蕭遠山的追問,掃地僧依舊拿著掃把在地上打掃著,一邊說道“居士全副精神貫注在武學典籍之上,心無旁鶩,自然瞧不見老僧。記得居士第一晚來閣中借閱的,是一本‘無相劫指’。唉!從那晚起,居士便入了魔道,可惜,可惜!”
蕭遠山這下子,受到的震驚可實在是非同小可了。當初他潛入少林寺,第一晚偷入藏經閣找到一本‘無相劫指’,知道了這是少林派七十二絕技之一,當時喜不自勝,此事除了自己之外,更無第二人知曉,難道這個老僧當時確是在旁親眼目睹?
“你……你……你……”蕭遠山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老僧眉頭皺了皺,又道“居士第二次來借閣的,是一本‘般若掌法’。當時老僧暗暗歎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隱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慣常取書之處,放了一部‘法華經’一部‘雜阿含經’,隻盼居士能借了去,研讀參悟。不料居士沉迷於武功,於正宗佛法卻置之不理,將這兩部經書撇在一旁,找到一冊‘伏魔杖法’,卻歡喜鼓舞而去。唉,沉迷苦海,不知何日方能回頭?”
蕭遠山聽掃地僧隨口道來,將三十年前他在藏經閣中夤夜的作為說得絲豪不錯,不由越發的驚恐起來。由驚而懼,由懼而怖,一時間蕭遠山背上冷汗一陣陣冒出,一顆心幾乎也停了跳動。
掃地僧說完這話,慢慢轉過頭來,向慕容博瞧去。慕容博見他目光遲鈍,直如視而不見其物,卻又似自己心中所隱藏的秘密,每一件都被他清清楚楚的看透了,不由得心中發毛,周身大不自在。
掃地僧歎了口氣,繼續道“慕容居士你是鮮卑族人,但在江南僑居已有數代,老僧初料居士必已沾到南朝的文采風流,豈知居士來到藏經閣中,將我祖師的微言法語、曆代高僧的語錄心得,一概棄如敝屣,挑到一本‘拈花指法’卻便如獲至寶。昔人買櫝還珠,貽笑千載。兩位居士乃當世高人,卻也作此愚行。唉,於己於人,都是有害無益。”
繼蕭遠山之後,慕容博心下也是駭然。當初他入藏經閣,第一部看到的武功秘籍,確實是‘拈花指法’,但當時曾四周詳察,查明藏經閣裏外並無一人,怎麼這老和尚直如親見?
掃地僧沒有留意慕容博的表情,不急不緩的說道“居士之心,比之蕭居士尤為貪多務得。蕭居士所修習的,隻是如何製少林派現有武功,慕容居士卻將本寺七十二絕技一一囊括以去,心數錄了副本,這才重履藏經閣,歸還原書。想來這些年之中,居士盡心竭力,意圖融會貫通這七十二絕技,說不定已傳授於令郎了。”
掃地僧說到這裏,眼光向慕容複轉去,隻看了一眼,便搖了搖頭說道“是了!令郎年紀尚輕,功力不足,無法研習少林七十二絕技,原來是傳之於一位天竺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