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傲這莫名的問話,把傅君婥問懵了。
看著傅君婥發愣的模樣,沈傲聳肩道“你看,連對我中原的朝代更替都記不清了是吧?按照典籍記載,朝代的更替是由夏朝、商朝、周朝,後分裂為西周、東周,然後是春秋、戰國、之後是秦朝、漢朝,西漢、東漢、晉朝,西晉、東晉、十六國、桓楚、南北朝、然後才是隋朝。”
“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是伴隨著大量的戰火與爭鬥,然後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就算隋朝滅亡了,中原必然會有一個新的王朝取代。這種時候,高麗參雜到中原的爭鬥中來,隻會惹火自焚。所以我才說,你去刺殺楊廣,實在不是一個明智之舉。至少,他不該死在高麗人的手裏。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你這麼努力的為了高麗,究竟是替高麗的百姓們著想,還是替高麗的所謂皇室中人著想?”
“與其殺了楊廣泄憤,為何不為還活在水生火熱當中的百姓,去謀求一點和平與安穩?百姓需要的不是戰爭,而是更好的生活。一味的想著複仇,隻會將兩國拖入一個無底的戰爭漩渦當中。也許現在的同盟,不足以支撐兩國百年的和平發展。但至少,數十年內高麗的百姓生活是安穩的對嗎?至於餘下該如何維持穩固,那是以後需要考慮的問題。你從一開始就想著永絕後患,讓高麗國一直免於戰亂,這跟還沒學會走路,就急著跑步有什麼區別?”沈傲一本正經,煞有其事的說道。
其實他這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反正無論如何,中原漢人始終是站在強勢的一方。等到新的王朝建立起來後,想吞並高麗有的是機會。但是高麗要想吞並中原,那概率基本上和母豬上樹一樣不可思議。
但是誰叫沈傲口才好呢?經過他這麼一忽悠,傅君婥還真的有被說服的意向。
見傅君婥被自己忽悠得差不多了,沈傲不由繼續發力,開口道“正所謂求同存異嘛,當兩個國家彼此之間建立起了信任,達成戰爭對兩國都有害無利的共識,百姓的生活自然會越來越好,兩國之間的來往也就會越來越和睦……。”
忽悠,還是忽悠!
就這樣,在接下來兩天的行程裏,沈傲一邊指導傅君婥武藝,一邊對她洗腦,額,不對,是說教。不知不覺間,便已抵達了丹陽城。
至於為什麼要來丹陽,這當然還是沈傲有意識的引導著劇情往原著的主線走。就是不知道這次來丹陽,會不會遇到宋師道他們。
關於第二個支線任務,建立王朝霸業,嶺南宋閥閥主宋缺可是一個相當值得拉攏的勢力。
眼下,距離大唐雙龍世界的大幕拉開,還有一段時日。沈傲並不需要急著去組建軍隊什麼的。無數先輩的教訓告訴了我們,槍打出頭鳥。一開始最牛叉的勢力,總是最先被幹掉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