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缺眉頭依舊緊皺,出言道“修習武學自是可以如此,但是難保沒有心術不正之輩,行作奸犯科之事!此一點,不得不防啊!”
沈傲微微一笑,淡然而笑,道“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又曰:人性本惡,宋閥主以為人性如何?”不等做出宋缺回答,沈傲便是說道“其實,無論人性善惡。孟子、荀子皆是重視教育,後天教育可以決定一個人以後的心性,這也是孟母三遷的緣故,居幽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居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正是此理!”
“我華夏國治下的百姓不但是學習武道,更是要教導他們,武學修行最上是要上體天心,領悟天道。其次是得到一身武學,保家衛國、開疆擴土,要他們知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最次者也是強身健體,人身健康。”這個世界是一個武道的世界,武道修行之人並不少,甚至是如宋缺這般的武學宗師也是不少。若是武道大盛,漢家子弟皆是習武,那麼他們將又怎麼樣的體魄?
身體是一切的基本,況且,他並不認為武道發展下去比科技文明差。與科技文明一樣,武道修行、體悟天心,悟出天道至理,這本就是一個追尋天地至理的過程,而科學不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去探索宇宙奧妙、人生的至理嗎?何況,武道修行本身就是一個自身完善,進化的過程。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於長生訣的特性。原著中,徐子陵和寇仲修煉了長生訣後,心性變得正直、平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譬如沈傲自己修煉了長生訣後,他能清晰的感覺到,自己殺性收斂了很多。更貼切的形容,就是心性變得更仁慈了。盡管因為沈傲的精神力異於常人,長生訣的特性對他影響不大。但由此依舊能夠看出來,長生訣的‘奇’就奇在能讓修煉者心態變得善良。
有這樣一部奇書,若是不加以運用,那才是蠢到家了呢。
宋缺細細咀嚼著沈傲的話語,從沈傲話中透露的信息來看,不難看出是全民教育,特別是那種“俠之大者”的理念,更是讓宋缺肅然動容。
苦笑了一聲,宋缺再次發問道“道德是出自個人的約束,自我的要求,但是不是人人都是君子,若是人性本惡,惡人作惡又如何?”
沈傲搖了搖頭,回答道“既然有惡人,自然是有俠士,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除惡揚善,自古便是如此。況且,加以律法約束,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便沒有人能夠超脫於上了!”
道德教育是自我約束,律法條例是外在束縛,兩者相合,確實是可能,宋缺也是難以反駁他的觀點。
沈傲見宋缺露出明悟的神色,當即繼續說道“開民智慧,健民體魄,讓人知道對錯,善惡,有家國、民族、俠義的理念,這就是我華夏國日後的教育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