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你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再是普通貧困的人家,過年也是一件熱鬧的大事。各種節日雖也簡化一下但絕不會漏掉,從煮臘八粥,打糍粑,熬麥芽糖,祭灶神,打掃除塵等日子中時間不短流逝。在這熱熱鬧鬧中,鎮上幹活的人們回家了,讀書的餘霖也休假了。臘月二十七,趁著大家都回家,餘家請了人,喂的兩頭肥豬一頭殺年豬,一頭賣給鎮上的屠戶。餘老頭帶著兩個媳婦則一起做了桌殺豬菜請幫忙殺豬的,家中的兩位叔爺爺,村裏的其他長輩等一起坐桌,而這是餘霖和餘鬆就在正屋一起吃飯,家中的女性則都在廚房煮個豬血湯,吃點預留的菜。習俗如此,畢竟連新中國建立後很多農村都還這樣,餘馨兒也不會傻傻的搞什麼抗議,提什麼男女平等,怕不會被當妖孽燒死,嫌命太長了吧。
轉眼就到年三十這一天,大家都要貼春聯,寫貼福字。餘霖。把自己的文房四寶拿出來,以及在趕集時買的大紅紙裁剪成長條形,開始給自家寫起了春聯,姐妹幾個也都跑過來趕熱了。餘霖提筆一揮而就寫了五福對聯,分別是“春回大地”“五穀豐登”“除舊迎新”“闔家歡樂”“萬象更新”,“喜迎新春”等題意。隻是姐妹幾個一看大門貼一幅,正屋貼三副,然後東屋西屋就分別隻有一副了,剛好把她們姐妹住的屋子的門給忽略略掉,紛紛表示不答應。
餘霖則笑到,“你們讀了這麼久的書,現在也是能讀會寫的,你們門前這幅對聯就自己寫了吧!”
“這我們從來沒提過筆呀,寫出來的對聯敢貼出去嗎?”餘蕙兒則遲疑問到。
“萬事開頭難,隻要開了個好頭,那寫字也沒那麼困難,我們今天先從福字來寫,多寫幾個總就可以寫好。”說罷,餘霖拿出了自己給姐妹幾個準備的毛筆,當然也包括餘鬆的,“一人一支筆啊,我先來教你們握筆姿勢,然後給你們一些我不用的廢紙,先練習練習”。
右手五指張開,大拇指的按住筆杆靠自身的一方,大拇指處於略水平的橫向狀態。食指的第一節或與第二節的關節處由外往裏壓住筆杆。中指緊挨著食指,鉤住筆杆。無名指緊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杆頂住食指、中指往裏壓的力。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下側,幫上一點勁。這樣形成五個手指力量均勻地圍住筆的三個側麵,使筆固定,手心虛空。
然後蘸墨舔筆,光是拿筆就難倒了姐妹幾個,餘菲兒過於緊張五指捏住毛筆就不敢放,餘鬆則一把把筆抓住,餘蕙兒則好一點,隻是握筆太高,餘馨兒有前世的學習經曆,是幾人中學的最快的。看著大家參差不一的學習進度,餘霖隻好一個一個的給他們糾正姿勢,最後教寫出來的福字就是橫平豎直的筆畫湊起來的,相當於幼兒園小朋友的水平寫的字。
“看來大家這對聯明年才能寫得成了吧,幾年先給你們寫了,但你們得好好練習練習,要不明年沒有進步,豈不笑話了。”餘霖還不忘調侃姐妹幾個。
“霖哥,你在鎮上讀書就行了,還給他們買筆呀,這得花多少錢?”餘老太看著這些花銷不由皺了皺了眉頭。
“奶,我是用自己抄出的錢去買的,都是些便宜的毛筆花不了幾個錢,就當是給他們的新年禮物,也盼著鬆哥明年去私塾能讀書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