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台是第一次直播青腦賽的實況,台裏在了解了青腦賽的規則後,決定青腦賽開賽首日直播一期,青腦賽結束的那日直播一期。
雖然隻是短短倆期,但每一期都有兩個多小時。
畢竟是中央台,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國家決策的動向,能給出4個小時時間,並且進行直播解說的規格,就足以見得國家對青腦賽的重視程度。
10月22日,今天是青腦賽決賽的第五天,也是比賽的最後一天。
這一天不僅將決出青腦賽的冠亞季軍,同時,來自英國被稱為“世界記憶之父”且是“世界腦力錦標賽”的創始人托尼?博讚,也會出現在青腦賽的頒獎典禮。
這一場青腦賽的收**,也因為托尼?博讚的到來,更加的吸引眼球。
王誌遠這天本來是要去學校進行科研討論,可一想到上午將要直播的青腦賽,便鬼使神差的向同組成員告了假。
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為什麼會如此關注一個僅有一麵之緣的藏族小孩。
“或許是因為這小孩身上總是出現奇跡?”那個在山旮旯的破廟中,一語便道出冰雹來襲並且準確的預測出冰雹持續時間的男孩……那個在青腦賽決賽第一場,以3280分的超高成績拿下第一的男孩……
3280分,可以說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分數。這個分數遠遠超過了青腦賽的級別水平,甚至在世界腦力錦標賽上,3280分也是一個有望爭冠的分數。
電視屏幕上,倆個外景主持人也開始說起首日直播時眾位參賽者的表現。
曾在多個地方衛視曆練,後被調入央視,主持風格輕鬆穩健,長相也頗為帥氣的李翔一臉感慨的說道:“咱們中國果真是人才濟濟,這位來自偏僻高原的藏族小孩,在首日的數字記憶中,就以超高的分數,拿了個開門紅。”
另一位資深的女主持刑彩華也隨即接口道:“數字記憶在這次青腦賽上曾考過倆次,第一次是複賽時候考察過,當時的滿分是3000分,嘉措吉珠獲得了2640分,這已經打破了青腦賽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
“而這一次的青腦賽決賽,我們第一次采用了與世腦賽同分的規則,將記憶數字從3000個修改為4000個,分數值也提高成4000分滿分。
“‘1小時數字記憶’這項賽事,世界紀錄是3370分。與嘉措吉珠的分數相差甚至不到100分,我們可以直接判定,這個來自高原的藏族選手,在這項賽事上顯然已經步入了世界級的水平。”
刑彩華說完後,李翔立刻擺手搖頭,做出一副‘你說的不對’的樣子。
“彩華姐,你這次說的就不對了。”
刑彩華:“哦?”
“其實啊,我手上已經拿到了這4天中,青腦賽進行的7項比賽成績數據。從這4天的成績來看,這顆高原明珠不僅僅是‘1小時數字記憶’步入了世界級水平,其餘的7項,其實也已經達到了世界級的水準。尤其是‘人名頭像記憶’這一賽事,吉珠甚至有希望衝擊世界紀錄。”
……
王誌遠聽著主持人在電視上的一搭一唱,心中的感慨甚至比倆位主持還要來的大。
那個少年創造出的奇跡,竟是越來越多!
電視畫麵上適時的播放了這4天青腦賽的比賽片段,因為吉珠的出色表現,鏡頭自然大多對準在他身上。王誌遠看著畫麵中吉珠比賽時的表現,慢慢的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古怪的情緒。
在聽記數字時,吉珠寫的飛快,到了不會寫的時候,直接停下來。在撲克牌花色記憶時,也是剛開始寫的飛快,到不會寫直接停筆。
“好似……一點緩衝都沒有?”王誌遠細細一回憶,吉珠真的是寫的出就飛速,寫不出就停筆,直到交卷,連思考都未曾過……
“難道他是刻意藏拙?”
這念頭一升起,王誌遠直接否定了。一個十來歲的小孩,正是張揚的時候,藏拙又怎麼可能?
離青腦賽決賽開始還有十分鍾時,畫麵再次切回了現場。
俯鏡頭掃視著全場,參賽者都已入席,裁判官已經開始在宣讀比賽規則。
這時候鏡頭開始一個一個的切換到種子選手身上。
王誌遠心中還在思慮著心中的古怪情緒,即使電視畫麵上出現了好友的孫女李雨霏時,也沒有回過神來。
雖然王誌遠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李雨霏上,但此刻在賽場上的吉珠,卻將注意力放在了李雨霏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