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6章 飛劍(2 / 2)

老學究多,學術氣氛多濃鬱而肅穆。這樣的氣氛不是不好,隻是過於單調。

就像吉珠去過的北京大學一般,北大作為中國最頂尖的學府之一,各類學霸盤桓於此,學術氛圍極為濃鬱,但也並非是單一沉重的;那裏還有未名湖畔的愛情,博雅塔的清肅,花神廟的悵惘,埃德加斯諾墓的追憶。

多元的校園文化、氣氛,才是吉珠想要達到的目標。

“畢竟長空學堂的招收目標太高,想要活脫起來,還需要時間啊。”吉珠感歎一聲,喃喃自語道:“希望下月新生的競賽活動過後,氣氛能夠稍微活躍下吧。”

帶著美好的期望,吉珠回到知識殿堂中。

前天他以李雨霏的插畫「沙塵」,衍伸出的動畫微電影已經製作出一半了。

滿是蒼痍的荒漠大地中再無活人,這依舊沒有帶給人類教訓,人類的貪婪讓荒漠化還在延續,下一個“化漠”的地區就在荒漠邊緣的薩丁小鎮……

思感器高速的將腦海裏的畫麵轉化為三次元,一幅幅的畫麵,黃沙與藍天,大海與海嘯,都在吉珠的沉思中不停轉化。

時針跳了三次,吉珠才揉了揉精神過度疲勞而有些發脹的太陽穴,放下思感器,長籲一聲。

終於製作完畢。一部短短42分鍾的動畫微電影,耗費了吉珠整整一天,這一次吉珠製作完後頗有些唏噓,他有作弊器存在,想要製作動畫都如此的困難,可想而知,沒有思感器的動畫公司,一周數番的高產是多麼的厲害。

對於他來說,製作動畫最讓他感到困難的不是畫麵,而是故事情節。作為腦洞極窄的人,這一次製作動畫,基本上是朝著李雨霏當初講述的那般進行。

但是李雨霏當初也隻是泛泛的講了大背景:“用自然的大破滅,來逆反人類的思維,以此來為保護環境下定義。”有大背景,卻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吉珠製作起來隻能中規中矩,甚至參考了宮崎駿老爺子的《風之穀》,最後完成的質量,在吉珠看來,隻能算中等。故事情節超不過《風之穀》,立意也低了一些,隻是畫麵卻遠超了當世動畫的水平,甚至比起《雲上の鋼鐵城》還要精致美好,基本上就是“骨感不夠,肉來填”的感覺。

對於其他任何製作人,基本都是先有名才製作,吉珠恰好相反。等他製作完這部動畫微電影後,吉珠才開始考慮起取什麼名字。

若是以插畫原名「沙塵」為名,固然點了題,吉珠卻總覺得少了些許想象空間。比如想要描寫一個孤傲的雪山劍客,若直接用“雪山劍客”來命名,就太世俗化了;若是稍微改一下,用“沿著雪路東行”來描述一個雪山劍客,雖沒有明說,但腦海裏浮現的畫麵,卻是那白衣勝雪,劍尖指地的俠客沿著雪路踽踽獨行,雪地上隻留下腳印步步。

吉珠在課堂上記得曆史老師說過一個故事,酷愛繪畫的北宋皇帝宋徽宗在選拔畫家時,出了這樣一則試題:要求以“踏花歸去馬蹄香”為題作一幅畫。麵對此題,畫騎馬者在花瓣上行走者有之,畫躍馬揚鞭少年在黃昏時疾速歸去者有之,畫馬蹄者也有之……但有一位畫家這樣畫:黃昏時分,遊玩了一天的官人騎馬歸來,馬蹄高揚,幾隻蝴蝶緊隨馬蹄蹁躚飛舞。故事的結局可想而知,其他畫家紛紛落選了,而這位畫家卻被選中了。正是因為這位畫家著眼的是意境,花香誘人到連蝴蝶都被欺騙了。

同理,「沙塵」不是不好,隻是吉珠覺得太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