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一個電視劇本的誕生1(1 / 2)

當第二天清晨,利維驅車來到了謎團公司的時候,雖然時間還不到9點,鮑勃就已經坐在公司裏麵,等待著利維了。

“邁克爾去聯係專家了,亞曆山大和你的父親打了個電話,然後就非常高興的去見你父親了。他臨走告訴我們,讓我們先試著把大綱寫出來,然後等專業人士來了之後,再考慮寫出來五集劇集。”鮑勃和利維說著話,介紹著情況,“另外,建議你和你父親打個電話,至少通知他一聲你沒事了也好。”

“亞曆山大會替我說的。”利維笑笑,對於亞當,他不知道該怎麼接觸才好:他和亞當沒有什麼父子感情,不過對亞當給自己的幫助,他是絕對不會拒絕的。對一個幫助自己的老人,冒充是他兒子騙他……利維覺得還是有些心理負擔的。而他自己又不是沒有親生父親,亂認爹這種事情他也做不來,所以,幹脆還是盡量避開亞當算了。

反正亞曆山大會替利維盡孝的……也許盡孝這個詞不太準確,換做‘跪舔’更能夠符合亞曆山大見到了大人物之後的態度,不過,總之都是差不多的意思了。

“邁克爾去找人的話,我想那邊不用擔心了。現在,讓我們看看,我們的工作,到底該怎麼進行吧。”利維也坐下來,看著鮑勃他們現在已經研究出來的東西。

鮑勃,克拉克,利維,再加上邁克爾可能帶回來的專家,這部電視劇,到現在來說,已經至少有四個編劇了。作為一個電視劇的劇本創作團隊,這幾個人還是少了點——至少,在利維看來,是相當少的。

一個電視劇劇本從開始到成型,是很複雜的事情。如果詳細分的話,一個劇本的創作組可以分為創意組,劇情組,台詞組,結構組,人物組,細節組,甚至還有專門負責寫笑話的段子組和負責研究鏡頭的鏡頭組,一部成功的電視劇,是可以劃分出來很多的小組的。

這些東西,是不可能一個人完成的。放到了觀眾眼中,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是,在製作的時候,是需要注意很多東西的。有些東西,觀眾可能會覺得很自然,很簡單,但是這些簡單平和的東西卻是有著專職的設計的一些列合理的東西,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利維當初研究美國電視劇,研究的是最為流行的《老友記》,他對這部電視劇也是知之甚詳。《老友記》裏,瑞秋有個經常用的動作,把手搭在自己的肩上,傾聽朋友的談話——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卻很好的反映了她的性感的一麵,用手輕撫鎖骨,這個動作用來表現女性的體態美,這就是鏡頭組的傑作,他們研究的就是如何用鏡頭來表現人物。而菲比的衣服,一直都是波西米亞風格的,而且,因為人物設定是拒絕穿皮草,所以衣服上的材質和風格上也需要有所選擇——這個形象,就是人物組的工作。同樣,錢德勒的冷笑話,以及喬伊搞笑的蠢話,這些都是段子組負責的,而菲比的演員懷孕了,如何遮掩,演羅斯第二任妻子的演員懷孕了,所以她出現的時候,都是坐在床上蓋著被子掩飾肚子——這些都是創意組的工作。

人們看到的電視劇,是一個整體,因此人們很難注意到太多細節的東西。但是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說,這些都是要做好了才行的。也許不在乎時尚的人,看起來菲比和瑞秋穿什麼衣服都無所謂,但是在乎的人就關注這些。

這些細節,決定了一部作品的成敗。想要一個人完成了這些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利維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一個人完成一切,所以,他需要別人的幫忙。他自己負責的是提供創意,寫出來故事的大體脈絡,但是加工的部分,還是得由鮑勃,克拉克等人來幫忙的。

利維雖然穿越之後得到了原有的記憶,但是卻不代表他的文學素養一下子就上去了。該如何寫出來符合人物身份的台詞,如何利用好了地區的方言,引用一些詩歌什麼的來豐富人物形象,以及如何通過語言效果製作一些小小的笑料,這些地方,都得鮑勃來完成。這些東西,無論是哪個版本的利維,都不擅長。

利維雖然前世是個電影從業者,可是卻是混國內的,他對歐美文化中的一些典故,習俗沒有什麼研究,同時也對美國各個地區的方言一竅不通。更別提符合人物身份的話,他也是沒準的。電視劇得寫的符合人物身份才好,要是從一個白人嘴裏冒出來黑人的俚語,一個黑人的台詞卻是印度人的風格,那就成了情景喜劇了,嚴重點的,說不定會被人告種族歧視。利維能夠構思好了故事的脈絡,製定出來人物性格,塑造出來人物衝突,但是更進一步的把人物的具體的台詞編製好了,這就不是他能夠做到的了。尤其是劇本不同於小說,除了這些之外,還得考慮台詞的長短結構,還得考慮到了那台詞的時候的神態和韻律,這是一個相當麻煩的事情。長句過多演員受不了,短句過多攝像受不了,這些方麵,都得考慮到了。

雖然披了一身白皮,但是利維可沒有本事把英語當成母語,拿捏自如的寫台詞。但是鮑勃畢竟是出身在編劇家庭,而且從事這個行業也很久了,對於這樣的工作,雖然不能夠說做到盡善盡美,但是卻也能夠做到不錯了。他的父母都是百老彙的人物,他從小耳濡目染的也是台詞的製作的知識,在這方麵,他有著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