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節 主題(1 / 2)

克拉克的問題,讓利維在心裏,直接苦笑了起來。

他的問題足夠犀利,也足夠刁鑽。比起來亞曆山大聽到了有錢就不顧一切,鮑勃看到好劇本就忘乎所以,這個最具有藝術家氣質的夥計,對自己提出來的問題,才是最不好回答的。

所有電影的主題是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籠統,可是其實,卻是對導演最深層次的拷問:你想要拍攝電影,可以,但是你總得說出來,你想要拍攝的是什麼吧?

好的導演,一輩子隻拍一部電影。

在導演的行業裏麵,一直都有這樣的一個說法。這句話,不是說導演一輩子真的隻能夠拍一部戲,而是說,一個導演,不管他再怎麼改變自己拍攝的電影的題材和和內容,在電影中貫徹始終的思想,都是不變的。

也許一個藝術家一生中,他的作品會很多,但是真正意義上的主題,永遠都是隻有一個。一個電影導演和那些拍攝電視劇,綜藝節目,乃至於是愛情動作片的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區別就在於,無論大導演采取什麼形式去表現,用什麼手法來展示,套上什麼故事去訴說,但他們內心的東西是一樣的,精神內核永不改變。

“格裏菲斯在說黨同伐異,讓雷諾阿說著大幻滅,伯格曼在說原罪與救贖,塔可夫斯基說著鄉愁與犧牲,馬丁西科塞斯執著於人與天鬥,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中貫徹著愛這個永遠不變的主題,庫布裏克喜歡從另類角度看待社會,伍迪艾倫再怎麼拍攝電影,也離不開他深愛的紐約……”克拉克細數著那些偉大的導演們的主題,派對上喝了幾杯酒,他的興致也很高,現在更是高談闊論起來,“不同的人之間,拍攝的東西肯定不一樣。沒有豐富的對藝術的認知,抄襲伍迪·艾倫,那就是照貓畫虎。同樣的一個**的故事梗概讓導演發揮,給了伍迪·艾倫,那可能就是午夜巴塞羅那,給了希區柯克,那可能就是後窗,給了西科塞斯,那估計就要成了男人之間的鬥毆了,而給了斯皮爾伯格,他肯定能夠繞回家庭和愛的主題上麵去。你想要拍電影,你的電影主題什麼?別說你的劇本,我就是問問你,同樣的故事,你會怎麼拍攝?”

克拉克的問題,是最為根本的問題:電影被稱為第七藝術,就是因為電影本身,有足夠的美感,同時,也有著足夠的情感傳遞。通過電影,導演可以把自己的某種思想傳播出去,讓觀眾們接受,或者是讓觀眾們批判。這是電影被人認為是藝術的原因,也是大導演們鍥而不舍的追求:有什麼東西,比起來直接影響別人的一生,改變別人的思想更偉大的?

電影是導演們用來抒發自己的思想的東西,沒有了思想,電影再好,也是空殼子。斯皮爾伯格早期就算是票房大賣,也一樣不受待見,因為那時他的電影,缺乏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思想的作品,再怎麼裝飾的巧妙,都隻是徒有其表的,空洞缺乏靈魂。而記憶中,人稱爆炸貝的邁克爾貝,票房高舉世界前三,可是依然沒有人把他當做頂級導演,因為他所執著追求的爆炸,實在稱不上是個主題。

這個問題,比亞曆山大和鮑勃的問題難得多,電影好抄,思想難抄。拍攝別人的電影,沒有多難,可是完全照抄別人的思想,哪裏有那麼簡單?思想隻是自己的,這玩意兒抄不來。別人的問題,利維可以用前世的經驗知識對付過去,可這個問題,考校的是他的才華。

劇本可以買,錢財可以賺,拍攝手法可以學,唯獨思想和才華,隻能是自己的。這也是克拉克,唯一的問題:你有那個才華嗎?

要是自己壓根沒有思想……利維敢打賭,自己要是在這個時候,敢於脫口而出,說自己的電影追求的就是票房,或者是追求的就是拍出來很炫,那麼,克拉克就真的敢和他當場翻臉,甚至說不定直接退出公司:對以藝術為最高追求的人說賺錢,那真是自討沒趣了。克拉克是把電影當做藝術的人,對他說製作電影也是製作商品,他肯定會憤怒。

不過,對於克拉克的這個問題,利維卻也是露出來了笑容:這個問題,他也是想過很久的了。克拉克問他之前,他自己已經問過自己很多遍了,而答案,也早就是成竹在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