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節 決心(1 / 2)

利維的話,讓塞隆歪著頭,看著他半晌,她發現自己每一次覺得自己對利維已經足夠了解的時候,利維都能給她帶來新的驚喜。

“你對中國市場有興趣?”

這是塞隆想到的最大的利維想要和想香港演員合作的原因——使用亞洲演員,應該是為了亞洲市場吧?

這幾年的時間裏麵,海對岸的那個大國開始打開他們的市場,從美國引進電影了。這個舉動,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也讓不少演員莫名其妙的獲得了很多的粉絲——比如說尼古拉斯·凱奇,因為這段時間演戲很多,所以就成了中國觀眾眼裏首屈一指的頂級演員。

利維某非想要的,也是想要打開那一片電影市場?

“怎麼會沒有興趣?中國的人口數量你也知道,隻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會很快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票倉,甚至會超過北美,成為世界第一大票倉的。對於票倉,我沒有理由不重視吧?”

“你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竊聽風暴,你還想進入中國市場?”

對此,塞隆有些好笑:這兩年好萊塢的政治片不少,而隻要是立場錯誤的,自然就不可能進入中國市場。竊聽風暴嚴格來說和中國沒什麼關係,可是有意識形態的問題在,這樣的電影想要進入中國市場那也是絕對沒有可能性的。

當然,利維不會糊塗到這一部電影就想進入中國。可是中國那邊的態度是對拍過這類電影的導演演員一律禁絕,他就算去拍別的戲,恐怕也很難獲得通過的。

“理查,別的我不敢保證,要說對那幫廢柴的了解,我絕對比任何人都強。這部電影他們拒絕播放了,但是隻要我能夠成為頂級的導演,他們以後就會自動忘了這個事情的。甚至就算是我成為不了頂級的導演,隻要我還是好萊塢導演,就不會有事情的。甚至別說是我了,你信不信,就連讓·亞克阿諾,道個歉一樣可以去中國拍電影。”

對於那幫家夥,利維就算是到現在談起來也是一肚子的火氣。審查的時候竟是胡來,定下來的規則莫名其妙,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瞎管。在他的記憶中,讓·亞克阿諾道個歉就可以去中國拍電影,仿佛他和皮特拍的那部抹黑電影不複存在,而讓人發指的是,他拍攝的還是《狼圖騰》……那幫總局的家夥,腦袋沒有被驢踢過才怪。

不過,再怎麼討厭總局,利維對於中國市場從來都沒有忽略過。那片土地有多大的潛力,利維再清楚不過。有著極大的電影市場,可以吸納大量的影片,而且觀眾本身的要求還不高——對於那麼一個什麼狗屁破爛都可以拿到上億美元票房的市場,這簡直是夢想的市場。

而且,塞隆看到的,還不是全部。

就算不提起這片市場,還有一些東西,也是利維所覬覦的:比如說武術指導,現在的好萊塢的武術指導比起來香港來,可以說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比起來好萊塢的這幫隻知道練肌肉的廢柴,香港電影在武術指導方麵領先了太多。美國的武術指導,走的是搏擊運動的路子,他們想從搏擊當中,找出來好看的動作,總結成為動作片。而可惜的是,搏擊運動的動作,在美感上實在欠缺。

比如說被認為是最為凶悍的格鬥的UFC,看似很厲害,可是實在缺乏美感,觀眾也一直不如拳擊——理由無他,誰看搏擊都是希望看到拳拳到肉的凶狠搏鬥,而不是兩個肌肉男在地上抱來抱去打滾,這種打法再厲害,也無法扭轉它醜陋的問題。而就算是拳擊,90年代後期的霍利菲爾德等人也正在通過摟抱努力把這項運動變得極為難看……

電影中的動作,需要的首先是漂亮,其次才是厲害。

而香港的電影產業在這方麵就領先很多,因為香港的武術電影不是以搏擊運動為基礎的,而是以京劇武生動作為基礎的。京劇多年的舞台表演的積累,使得他們的武術動作全都極為舒展,具備極度的美感。在京劇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武打戲非常漂亮,七小福都是京劇演員出身也正是因為這個。這也是為什麼香港的功夫片名噪一時,甚至成了香港的電影的最大形象代名詞的原因。

利維知道,香港的動作片進入美國市場,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香港現在越來越不景氣,袁八爺已經跑到國內去擔任電視劇水滸傳的武術指導混飯吃了,不出意外,他就是在明年擔任黑客帝國武術指導而打響了名頭的,自己如果能夠提前把他招攬到了,豈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