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節 人脈網絡(1 / 2)

這一次金球獎,其實已經說明了很多事情了。天使愛美麗這一次和莎翁情史幾乎是全方位的對抗:它們兩者都是戲劇音樂類,在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最佳音樂喜劇片,最佳女主角,這幾個獎項上麵,全都是處於競爭地位的。當然,莎翁情史多出來一個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而天使愛美麗則多出來了最佳音樂的提名,不過其他方麵,他們都是在競爭的。

最佳導演,利維不去想他,莎翁情史也沒有希望:麵對拯救大兵瑞恩這部戲中的那經典的搶灘登陸戰,任何一個導演都得承認斯皮爾伯格的偉大。而最佳音樂喜劇,佐羅的麵具,我為瑪麗狂等電影,都沒有太多的競爭力,基本上就是莎翁情史和天使愛美麗的競爭。

而兩部愛情喜劇的競爭過程中,女主角的競爭自然也是重重之重。這兩部戲,票房上可以說是不相上下,而受歡迎程度方麵,天使愛美麗更勝一籌,可是莎翁情史畢竟是古典劇,這樣的題材也得到很多人的青睞。這兩個戲一個再現了莎翁時代,一個拍攝出來暢想的景色,可以說是各有千秋,而剩下的,也就是女演員的差別了。“我個人更喜歡莎翁情史多一些,和格溫妮絲對戲是很令人高興的,她是個很好的演員,讓人驚奇的天才……”

最近。一些演員們就都在發表著對電影的看法,這些人中不乏一些影響力很大的。主演了莎翁情史和伊莎貝拉的約瑟夫.費因斯,在受到采訪時就表示了對莎翁情史的喜愛之情,和對格溫妮絲的肯定。尤其是他的話雖然他沒有提及布蘭切特,可是卻可以忽略了她。這也代表了他的態度:至少他認為格溫妮絲更好。

還有誰比男主角更了解兩個女主角呢?他這樣的話語,很容易讓一些人產生格溫妮絲更好的判斷。

可是,仔細想想,約瑟夫.費因斯的話,利維倒是可以理解:在兩部電影裏麵,他更加出色的明顯是莎翁情史。而不是伊莎貝拉,他肯定偏向莎翁情史多一些。而且,他還有著另外一個原因:人們一直都在說,凱特布蘭切特的氣場很大,很少有演員能夠和她對戲。可是,約瑟夫.費因斯的哥哥拉爾夫.費因斯在和布蘭切特搭戲時,卻很好的壓住了布蘭切特的氣場:現在很多人都在評論說約瑟夫比他哥哥差得遠,這自然也是讓約瑟夫不滿的:他哥哥確實是天才,可是誰願意天天生活在天才的陰影下?“不管怎麼說,能夠讓約瑟夫.費因斯說這樣的話,他們的宣傳。也真的是夠賣力氣的。”在看到了這些宣傳的時候,利維也有些驚訝,“你需要我為你做些什麼,幫助你一下嗎?”

此時此刻,薇諾娜也已經回到了好萊塢了。利維知道她現在也急需宣傳,也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該做點什麼。

利維不是很喜歡參加各種宣傳。脫口秀,媒體采訪一些的活動。不過,如果薇諾娜需要。他可以去做。

“你什麼都不用做。你要看著就可以了。”對此,薇諾娜卻隻是自信的笑笑,“連我都不用做什麼,這些事情,有人會替我辦到的。”…

薇諾娜的自信當然是有來由的,因為現在,有著足夠多的人為她說話,為她公關。

愛情喜劇片和商業大片有著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愛情喜劇片不一定非得是在票房上獲得成功:愛情喜劇片的收入,可以從別處補回來。而所謂的補回來的渠道,最為重要的一個,就是女演員形象的塑造了。

一部好的愛情喜劇片,主演可以輕鬆的在觀眾麵前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絕大部分的商業大片裏,女主角都是處於尷尬的花瓶地位的,主演這樣的電影,很難給觀眾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隻要是金發,大胸,會尖叫,會跑步,這就可以主演恐怖片了,隻要懂得如何被劫持,同時懂得被解救的時候及時獻吻,就可以演動作片——可是這樣的形象,又能夠讓多少觀眾產生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可愛情喜劇片不同,這些女主角們,在電影裏麵幾乎就是美麗的化身,美好的象征物,男人追逐的唯一目標,在這樣的戲裏,女主角的一切都受到了崇拜,一切都受到了熱捧,圍繞著女主角的所有東西,都會被認為是好的——而這也就會造成了一個很簡單的結果:當一部愛情喜劇片拍攝完成後,女演員們代言的各種商品,都會隨著女演員的受追捧而得到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