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節 改編劇本(1 / 2)

演員一個接一個的確定下來,無間道的籌備,也在一步步的完成著。?。。

在德尼羅同意以1萬的片酬接下來電影之後,利維的電影所需要的演員,基本上也就全都湊齊了,而對於自己湊出來的陣容,利維還是非常滿意的:在記憶中,港版無間道也好,美版無間道也好,都是陣容相當出色的電影,這些電影裏麵,永遠都不缺乏各種大牌。而現在,利維能夠把德尼羅,皮特,諾頓,連姆尼森,再加上沒有成名的高斯林,希斯萊傑等人全都湊到一起,對於自己的演員班底,利維也相當滿意。

雖然說自己肯定是湊不起來無間道裏那種六個影帝飆戲的場景,不過,能夠有這樣的陣容,也是相當令人滿意的了。看看自己的演員們一步步到位,這也讓利維對這部電影更加期待的。

“我現在最希望的,就是這部電影的劇本,能夠立即寫出來,然後,我就可以立即著手準備拍攝了。”

送走了羅伯特德尼羅之後,利維回到公司,對著鮑勃開了口。可是,他的這句話,換來的隻是鮑勃的一記白眼,“你要真是希望電影拍攝的更好的話,就別在這裏一直催劇本。你真想要的話劇本我一夜就額可以寫完,可那種劇本能用嗎?”以鮑勃的水平,寫劇本不算什麼難事,可是,修改別人的劇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修改劇本。如果是按照自己的喜愛改編也好,可是,這個劇本中。又被利維提出來很多的要求,這就更加讓鮑勃頭疼了。明明要求那麼多。還一直催促自己快點做,這讓鮑勃更加煩悶。

對他的沒好氣,利維什麼都不說的給他倒了杯咖啡:他也知道,鮑勃現在很累:他的勞累,是因為利維對電影的劇本要求很高。

利維的故事主線,基本上還是遵循著港版的無間道的大綱的:他不喜歡美版裏麵過於擁擠緊湊的故事。比起來把三部曲強行揉成一部,他寧可隻拍攝第一部。利維一直覺得是無間道風雲的劇本很差,自然也就不會再去學習那個劇本。

因此,利維所想要的這個故事。就是從一次出貨開始,到警方的臥底死亡,黑幫的臥底獲得晉升。參加他的追悼會結束。這對於一部電影來說,也就足夠了——無間道隻看第一部的話,那個結果還是很令人滿意的,電影不一定非得正義得到伸張。利維想要拍攝出來電影的內涵,可是他對於把電影拍攝成了舞台劇,是非常不喜歡的。他一直認為電影應該貼近現實,美版的風格,讓他更為欣賞。雖然說記憶中斯科塞斯拍出來出的美版電影不夠好看,但在利維看來,那更多的是因為斯科塞斯的電影風格一貫如此。斯科塞斯不是一個追求鏡頭美感的導演,個人選擇不同導致了這個差別。李維相信,自己做的,會和他不一樣的。

這種對細節的追求,是一個好導演必須做到的。劇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絲絲入扣的緊致精細,是一部經典電影的最重要的東西。把一切都做得非常虛假,倒是確實可以更加突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味道,可是,電影本身不能算是很好。不接地氣的電影,很難深入人心,港版電影的優勢是他有著全港最吸引人的演員陣容,和香港人特定的心理,不過如果想要讓電影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利維認為把環境改的更現實一些是好的選擇。

因此,他還是更加希望,這部電影更貼近於現實一些:也許拍攝的時候,可以通過取景,讓電影本身更美一些,不過不能夠出現港版中那樣的處處一塵不染的景象。

而且,在這些需要保證的同時,還要有人物的塑造問題:香港電影缺乏鋪墊,是他們多年的老毛病了,而記憶中美版的電影,也一樣是缺少鋪墊:馬特達蒙的心境轉變,實在是蒼白無力,演員演的差,導演不重視警察這條線,編劇又是胡來,完全毀了這個角色,這些地方,都是利維需要重視的。

如何在前麵留好了鋪墊,讓後麵的人物的性格改變看起來是順承的,理由應當的,而不是突兀的,這是利維希望劇本改變了的。

當然,除了這些,需要改動的,還有台詞:港版的台詞過於文藝,雖然其中有些地方很棒,可是整體的風格,還是不夠寫實。而美版的台詞……不是有兩句f詞,就可以算是黑幫的,黑幫片該如何重視自己的話語,這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