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零節 資金回流(1 / 2)

在阿佳妮和華盛頓都表示了願意拍攝利維的電影之後,利維的電影中的第三個人,也在此時,終於選出來了。

讓利維有些驚訝的是,克拉克在經過了挑選之後,選擇的演員,竟然是剛剛拍攝完了利維電影的馬克.魯法羅。

“電影中要求這個人長得不能太帥氣,而且,還得有些文弱的科學家氣質。魯法羅的形象和氣質都很符合要求,我認為他是合適的。”

對於這個人物,克拉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他的意見,利維也認為基本正確。

隻是,這個選角,比起來另外兩個名聲很大的主角來,可以說是差了不少。華盛頓是新科影帝固然不必說,阿佳妮也是早就成名多年的人物,法國的國寶級別演員,和他們相比,魯法羅的名聲要差了很多。

“希望觀眾們不要以為,我們的電影是為了省錢才好。”

對此,利維也和克拉克調笑了一句,而對此,克拉克也隻是笑笑,“我們的電影又不缺錢,省哪門子的錢?”

這話倒是一點也不假:在電影開拍以前,利維本來以為是很有可能會缺錢的。他特地做了準備,如果電影的資金不到位,那麼,就自己出錢,把電影拍攝出來。

不過,讓利維比較驚訝的是,他本來以為,拍攝這樣的一部大片,肯定是得花費不少錢的,可是,在準備的過程中他卻發現,這部電影的製作,花費比起來想象中的少了很多。

或者說。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部電影拍攝的時候,基本上就不用花錢。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拍攝電影的錢,靠著退稅。發行權預售,廣告植入這些方式,就已經可以收回來成本了,而且,不僅是收回來成本,甚至還略有盈餘。

“我們的電影按照常規的流程。找了德國的投資人,而且用了英國的演員,再加上拍攝地點是在加拿大,所以我們可以同時在三個國家享受退稅。有了這三個國家的退稅,我們的花費。已經可以收回來一半了。”

亞曆山大在利維那裏,把基本的收入情況拿出來的時候,讓利維也覺得有些微微的驚訝。他以前知道退稅是電影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可是卻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大的差距。

很多國家在拍攝電影的時候,都是能夠享受到退稅的,這一點利維是很清楚。比如說德國,他們的要求是本國投資就可以,而英國是使用本國演員就可以。加拿大等國家則是在本國拍戲才可以。這些要求,都是這些國家為了促進拉動本國電影發展而製定的——比如韓國,他們的退稅高達30%。就是為了促進電影發展。

可實際操作中,這些方式,往往會讓其他國家的電影產業找到賺錢的機會。比如說,因為中國電影這裏沒有退稅,所以,很多中國電影為了享受韓國政府的退稅補貼。也確實有很多都是找韓國人合作的。看上去這似乎是韓國電影一下子發達了,攻占了中國的電影市場。可實際上,等於是政府掏錢。幫著電影產業發展。

而且,中國的電影這麼做的時候,還不隻是在一個韓國如此。在利維記憶中,中國電影有不少都非得扯上國外,跑到國外去取景,不是歐洲就是美國的轉一圈,這樣的做法,有人看起來是在玩情調,但實際上,都是很現實的,為了享受退稅。

而這樣做的也不止中國,美國也一樣。相比於其他國家,美國的退稅政策,現在還不是很好。時間到了2002年,美國一共也隻有5個州有退稅的法案,和利維記憶中日後44個州製訂了相應法案相比,現在退稅的實在是太少了。美國的電影業過於發達,使得他們缺少競爭意識,反而不如其他的國家給的退稅額度大。而這也促使了美國的很多電影,都是在國外拍攝的。

利維的電影也是一樣:他選擇的主要拍攝地點是溫哥華,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退稅。加拿大本國的電影補貼就已經是高達16%了,而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自己還有補貼,使得這裏的退稅高達55%,讓電影的成本節省了不少。

而且,溫哥華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優勢可以吸引外國人來拍電影,他們這裏也有著相當不錯的電影拍攝環境,各種影棚和設施都很完備,這也是利維選擇這裏的一個理由。

而與此同時,電影當然也在英國進行了一些取景,找了一些演員,同時在德國那邊找了投資公司——實際上就是一個皮包公司,走一下法律程序——經過了這些手段之後,電影的投資,可以說是已經回來了一半了。

“德國那邊,給我們帶來的退稅大概是一千萬出頭,英國的多一些,也就是一千多萬。而加拿大這邊,我們享受55%的退稅,那麼就是說我們在這裏花費100元,他們會退給我們55元——有了這筆錢,我們的資金,基本上已經不用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