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節 藝術設計(1 / 2)

在原版的觸不可及裏,白人是帶著一些施舍的心態來寫這個故事的,因此在這裏麵的黑人形象,雖然有著種種正麵的特點,但是卻也無法擺脫一些白人對黑人固有的偏見,而在利維的電影裏麵,他可不想要這些偏見。

電影裏麵,黑人除了對白人要做到不歧視之外,另外的一個要求,就是要帶領他敞開心扉,接受自己的親人。

在原版的故事中,那個黑人看護工雖然也是一個很幽默,很風趣,而且很樂於助人的人,但是因為故事是以白人的視角寫的,對於他身上的一些黑人的問題,比如飆車,好色,好鬥等問題都有所體現。而利維在拍攝的時候,盡量想要從更加客觀,更加平和的角度去處理這些問題,而不是像原本的作品那樣,居高臨下的品評黑人的生活。

誠然,黑人文化不是主流文化,而且這個黑人自身曾經入獄,也肯定有著一些問題。他沒有什麼文化,不可能給白人以各種深奧的道理上的講解,但是在這個故事裏麵,他和白人富翁之間,不該有高下之分——白人富翁因為對方不把自己當殘疾人看而把他當朋友,而如果他眼中黑人一直都是非主流,黑人又怎麼會把他當朋友?

友誼從來都是相互的,這裏必須體現出來。

而其實,他們的故事中,很多都體現出來了這種相互的友誼。藝術品這件事情就是一個例子:黑人對白人文化的質疑,改變了白人對文化這個概念的想法,這就是一個轉變。白人在黑人的影響下,也是發生了改變的。隻是他自己沒有意識到。

而現在,利維要把這些全都強化。黑人對白人的一些幫助,比如說處理他和女兒,和通信對象的問題方麵,利維也做了一些強化。這樣一來。兩個人互相幫助也就更明顯了。

白人富翁殘疾了,黑人護理工是釋放犯,某種程度上,兩個人都是社會主流人群所厭惡的類型。而這個故事也應該是他們互相幫助,一起甩開心理陰影的一個故事。

白人富翁有錢,符合主流文化的品味。可是,他的殘疾使得他心理產生了一定的創傷,在感情問題處理上原本就不算好的問題被進一步的割裂放大,既敏感又脆弱的他在黑人的幫助下彌補自己的心理問題;黑人護理工很窮,而且經曆過被捕入獄等事件。和主流社會的要求並不相符。但是在白人富翁的容忍,寬縱之下,也一樣敞開了心扉,開始以更好的姿態麵對社會——這個故事中,獲得救贖的不應該是一個人,而應該是兩個人。

原版的電影,沒有體現出來這一點,而現在利維想要表現出來。

觸不可及是個很溫暖的電影。但是在種族歧視這方麵,確實處理的有些問題。比起來美國電影為黛西小姐開車,在這方麵的思考要稍微差一些。也正是因為如此。利維才會做出了大段的修改。

在他的故事裏麵,改變了原本故事中黑人找工作的初衷,他塑造的這個形象,雖然一樣生活窮困,問題多多,可是至少是個樂觀向上的人。隻有這樣的人。才有可能和白人互相拯救,成就友誼。

而且。也隻有這樣的安排,黑人們接受起來才更加容易:生活在底層是不可選擇的。但是努力向上,這是黑人們可以做的選擇。

“我們繼續吧,電影拍攝的已經不錯了。你們的表現都很令我滿意,再努力一下,我們的電影可以拍的更好一些的,而且,我們需要認真些,我們的電影說的可是九月份上映,現在時間可不多了。”

在片場裏麵,利維再次拍拍手,對幾個人再次開了口。

現在的時間已經五月份了,這部電影殺青,怎麼也得六月份了。嘴裏雖然說著爭取趕上九月份上映,但是利維其實對此並不特別有信心。這部戲的後期製作雖然不多,可是利維卻也希望做到精致,是不是真的能夠按時做完,他也不知道。

這部電影耗費的時間,其實已經超時了。和他原本的想法相比,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花費了太多的功夫。

這些功夫,主要其實還是用在了前期準備上。

這一次拍電影時,利維對於電影的拍攝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起來以前的電影較為注重生活氣息,這一次,利維的電影中更加注重的是藝術品位和生活檔次。

這樣的布景布置起來是有些難度的,而為了符合這個布景,在光線和色調上麵,電影整體也是需要進行調整的。不然的話,布景有著古典美,可是光線和色調卻時時處處體現出來一種現代感,那就是讓人出戲了。

因此,這一次拍攝,利維拍攝電影時做的拍攝調整,其實也是非常多的。想要做出來不一樣的效果,總是要多次嚐試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