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當李斯特來到了菲利普的家裏時,他得到了一個他想要的答案:菲利普決定把他留下來,讓他成為自己的看護工。
這個答案並不算是出乎意料。經過了那一場麵試的戲碼,誰都看得出來,菲利普對他青眼有加,他得到這份工作,完全是情理之中的。
而很快,管家就帶著李斯特參觀了他的屋子,李斯特看著菲利普為他準備的屋子簡直震驚了:他有自己專門的房間,有自己的浴室,這裏考究的裝飾和物品,跟他的價比起來,完全就是另外一個光景。
富人和窮人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在這裏做看護工,也要比在黑人自己家裏好上很多倍。
這些東西,似乎再一次的提醒著人們,這兩個人的差距。他們兩個人之間的身份和地位極為懸殊,李斯特就算是到了這裏,也不過隻是一個護工而已。
他和白人之間的關係江湖如何發展?這也是人們期待看到的。黑人在這裏住了下來。這個故事也開始進入正軌了。
在這樣的大屋裏麵,住進來一個黑人,讓人覺得頗為奇怪。這也是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的共識。
女仆看著黑人的房間沒過幾天就成了豬窩,在黑人的包裏麵,找出來了小刀的時候,女仆也是一臉的害怕和不安。黑人的工作學習的並不算是順利,在工作時他總是犯下一些沒有必要的小錯誤,這也使得別人看著他的目光,充滿了懷疑。
這樣的人真的能夠成為一個好的看護嗎?很多人都充滿著懷疑。
唯獨老富翁,對此非常堅持。
“我之所以選擇他,就是因為他不會同情我。”在女仆提及這個事情時,菲利普一直半閉著的眼睛猛然睜開了,眼神中帶著的光芒非常淩厲,“我需要的。不是同情!我不是個廢物,別把我當廢物!”
菲利普的怒火,是因為那些人的同情而發的。他是殘疾了,可是他沒有因此而變得頹廢。他依然是個有著自己的判斷,有著自己的想法的成熟的人。
這在後麵的劇情中,馬上也體現了出來。
在經曆過了入住之後,馬上,電影也開始注意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上。一件件的瑣碎事務,在他們的生活裏麵貫穿著,而這些瑣碎的事務。也就是他們友誼萌發的土壤。
而這份友誼的基礎,自然是兩顆心。
菲利普雖然殘廢了,但是他從來都不是一個生活乏味,毫無樂趣的人。雖然他的身體已經基本上不能夠意動了,但是他的心卻沒有因此而死掉。
當李斯特錯誤的把腳霜當成洗發水,塗在了他的頭上還抱怨不起泡之後,他會嘲弄的表示,自己的腳從來沒有疏理的這麼好過;當李斯特認為長襪子是女人的東西,不情不願的為他穿上長襪子時。他會打趣一句,說李斯特的耳環很好看,而且說他該去嚐試美容行業;甚至於,當李斯特發現他的雙腿沒有知覺。忍不住拿熱水澆他的腿試驗時,他也能很是心平氣和的反問,你是否玩夠了。
看得出來,這個老頭並不是一個老好人。在別人犯了錯誤的時候,他依然會很是犀利的給予嘲諷和指責。但是,他的嘲諷也好。玩笑也罷,全都是對著李斯特工作中的失誤和不認真的,對李斯特的身份,他從來都沒有過任何指摘。
正如李斯特沒有特別在意菲利普是不是個殘疾人一樣,菲利普也不在意他是不是黑人。
他不在意李斯特的膚色如何,也不在意李斯特的那些黑人的習俗和文化,這是最為難得的。
在主流社會看起來,黑人的文化無不是和低俗,粗魯掛鉤的。很少有白人能夠欣賞黑人文化,甚至就連一些富裕的黑人,也不是特別喜歡底層黑人的那些習俗和文化。在他們看來,歧視黑人文化不算是歧視黑人,可是,對於黑人來說,這本身也是一種侮辱。
但是殘疾了之後的菲利普和別人不同,他的心理比別人敏感的多,他能夠跳過那些外在的粗魯行為,直視人的內心是不是善良的。
比起來虛偽做作,明明是歧視卻要偽裝成憐憫的白人文化,他倒是更能夠欣賞黑人的文化。雖然李斯特做事低俗,粗魯,而且時不時的有些惡毒,可是他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態度,這就讓菲利普能夠接受。
而他接受之後,也會在生活中,為自己尋找樂趣。
其實,故事中的菲利普,本來也不是一個古板無趣的人。雖然他是個大富豪,但是他自己卻也有著很強烈的冒險精神和生活情趣。他的癱瘓就源自於他玩跳傘這樣的運動,他本來就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
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不會嘲笑別人的生活情趣的。無論是李斯特開玩笑想要建立一個特殊服務者檔案,還是他拿著菲利普沒有知覺的腿開玩笑,這些都是菲利普可以原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