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體2上映的這段時間裏麵,人們最大的討論的話題,自然也是這部電影,到底怎麼樣。
說這是一部好電影,這樣的議論自然是已經定了的,可是,人們現在討論的,也是這部電影,會不會在今年的評獎季上有所斬獲。
現在說這些,似乎有些早,但是這樣的問題如果說的是利維的電影的話,人們卻一點都不覺得奇怪。畢竟,利維的電影總是能夠受到好評,這似乎已經是個慣例了,而他的電影,總是能夠受到奧斯卡的青睞,也是人盡皆知的。這一次的三體2,是不是也會得到青睞?這也是人們的問題。
這個電影的上映,是在夏天上映的,在這個時間段上上映的電影,一般來說都和奧斯卡沒有什麼關係。不過,這一部電影既然是利維的,那麼顯然不能夠用常理分析。尤其是這部電影的其他部分都已經很好了,那麼如果從拍攝的手段上麵來看,他是否能夠挑戰奧斯卡?
這個問題,媒體很快也得出來了答案。畢竟,絕大部分的人都看得出來,這部電影的很多地方,確實都是有著獲得獎項的水準的。
那些媒體到現在還沒有討論出來個結果的思想性暫且略去不談,技術革新這一項,就已經足以讓人們對這部電影刮目相看了。3d電影這個概念,已經讓很多電影人全都感覺到了時代的變化,光是從這一點說,這部電影就已經足夠它成為奧斯卡的熱門了。
而且,除去了思想性和技術革新之外。這部電影也還有著很多其他的東西值得人們學習。
比如說,這部電影對於拍攝手法的巧妙運用——在3d電影中,小人國效應,還有畫麵過暗的時候時候看不清的問題,一直都被視為3d電影中存在的技術不足。可是在這部電影裏麵。這些問題卻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小人國效應和上帝視角的結合,過暗的畫麵,配合低沉的音樂,山東的火光,塑造陰沉的氣氛,這些拍攝手法的運用。全都讓人忍不住稱讚。
而除了畫麵之外,這部電影的聲音方麵,也一樣可以說是極為經典的。那些喧囂的聲音,在3d拍攝中很明顯的注意了遠近不同的問題,比起來2d更有層次感。配樂的使用雖然不能夠說是無與倫比,但是卻也一樣讓人震撼——尤其是太空戰爭的那一段,把宇宙的寂然無聲,和地球艦隊毀滅時候的場景聯合起來,一方麵很真實的再現了宇宙的悄無聲息,另外一方麵也很好的突出了人類的絕望掙紮,這樣的畫麵,別的電影裏麵。可是從來都沒有過的。
一部電影拍攝的好壞,是可以從電影的畫麵和聲音中看出來的。3d電影是個沒有人涉及過的領域,在這個領域裏麵裏。人們還沒有足夠多的經驗。可是,人們沒有拍攝的經驗,卻至少有著理解別人的拍攝手法的能力,對於利維的拍攝手法,能夠看懂的人可絕對不在少數。而這些人,基本上也全都是對他的電影讚不絕口。
這部電影的節奏。劇情,內涵。演員,這些方麵全都不談。就是隻說電影的拍攝手法和聲音配置,就已經足以看出來利維對這部電影的用心,以及他深藏的野心。
這部電影是不是衝著奧斯卡去的?這個問題,根本不用多做思考。
“別的暫且不論就是一個電影開頭,它已經可以把別的電影全都擊敗了。從螞蟻的視角到人類的視角,這是二維世界到三維世界的變化。以前的時候,我們的電影都是隻能夠在平麵上欣賞的電影,就如同螞蟻一樣,我們明明是生活在三維世界裏的生物,卻隻能夠認知到二維的畫麵。從螞蟻的視角變到了人類的視角,這一個變化,可以說是對2d電影到3d電影的最完美的隱喻,就衝著這一個鏡頭,這部電影的野心,就可以顯現的十分清楚了。”
一些細心的媒體,還是通過電影中的一些東西,找到了電影拍攝的不一般的地方。像是這樣的鏡頭,在初看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看到如今3d電影的火爆市場,再看到了這個象征著2d向3d轉變的鏡頭,媒體們也能夠察覺到利維在拍攝這個鏡頭時候是有著多大的野心的。
這個鏡頭,已經可以說是利維的野心的具體體現了。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些鏡頭,在電影熱映的時候,人們也在考慮著,這部電影是不是有可能爭奪奧斯卡。
按理說的話,商業大片拿奧斯卡,這兩年也不是非常少見了。泰坦尼克號也好,指環王也好,都是這樣拿了奧斯卡的。比起來那兩部電影,三體2的影響力一點也不差,無論是技術層麵還是電影的思想性,比起來那些電影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如果僅僅是這樣說的話,看上去它拿獎也不是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但是,唯一讓人覺得有疑慮的地方,就是它是夏季上映的電影。畢竟,想要爭奪奧斯卡的電影,大部分還是都會選擇在聖誕前後上映的——就算是大船和指環王3,也都是選擇了這個時間段,沒有選擇在夏季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