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星同款定製動漫玩偶和海報一般都是女孩子會買,她們買回家後都會放在自己的床頭,或者是抱著玩偶入睡;明信片和海報女粉男粉買的比例都差不多,他們將明信片買回去要不就是用來當書簽,要不用來當信紙——這些明信片全部都是寫給易星的。

那段時間,盛景國際的前台每天都會收到不下三位數的粉絲觀眾來信,很多信的內容都是用印著易星飾演的角色或者寫真照的明信片硬紙寫的。

因為明信片的紙張麵積比較小,上麵隻能寫短短幾句話,所以大部分都是對易星未來發展的祝福。

易星對待影迷粉絲們的態度一向都比圈內大部分藝人都認真的多,和粉絲們的愛是屬於雙向奔赴,和他同一咖位或者是比他咖位小的藝人並不會浪費時間去拆開這麼多信去一封封看粉絲的來信,一般都會把這些信直接扔給經紀人或者助理處理。

還有更過分的是如果粉絲們寄過來的是值錢的禮物,那些藝人就會勉為其難地讓助理跑到前台拿走,如果是粉絲來信或者是便宜的東西,他們便會直接讓前台自行處理。

前台,還有那些經紀人,助理們會怎麼處理這個粉絲們寄來的心意,隻要是正常人不用動腦子也都能猜到了。

可易星並不會這麼做,他親自到樓下前台那裏會把每天收到的上百封信拿走,如果他實在沒時間,他也會叫助理去領。

等他沒戲拍或者是片場空隙的時候,他會抽空把那些堆積如山的信一封一封看完,並且會特別選出出幾封寫的特別真誠的信發布到公司官方網站上表示感謝,但由於當時會上網的人並不多,所以沒有什麼人關注。

所以後來他索性就找了一家興城當地有名的報社進行登報感謝,並且還通過各種渠道聯係上了幾個給他寄過好幾次信,買過他很多海報的死忠粉,親自給他們寄過去了簽名照和精心準備的禮物。

在那個年代,粉絲和偶像就像是身處兩個世界,偶像在高處,粉絲在低處雙眼冒星星地仰望著對方,粉絲能搶到頂流偶像的周邊都已經算是很幸運了。要是能收到偶像們寄過來的東西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是易星卻讓自己的粉絲將這個“天方夜譚”實現了。

當時有個報紙能登出易星粉絲的感謝信,上麵洋洋灑灑近千字描寫了那個粉絲收到易星寄過來的禮物時那種難以用匱乏的語言來形容的激動心情。

這就是易星,一個真誠對待粉絲,始終將粉絲當成朋友的年輕影帝。

為什麼易星能在離開二十多年後,還有這麼多死忠粉守護著他?為什麼每次他的名字一出現,總會自帶光芒和熱度,就算路人總會下意識鬆開剛剛不停滑動鼠標齒輪的手,多看幾眼他的消息。

不隻是他出眾的演藝才華,還有他的人品,他對粉絲們的那份真誠。

多年前的娛樂圈和飯圈非常和諧,全靠才華說話。

粉絲和偶像之間的愛純粹而又和諧,根本不會像現在這樣大張旗鼓地為偶像在網上做假數據,即使演爛片在粉絲眼裏偶像是最好的,全是別人的錯,粉絲和網上那些所謂的黑子爭得你死我活,把整個網絡環境搞得烏煙瘴氣,甚至還傷及無辜。

而易星的粉絲大部分都是以前的那種佛性粉,不會搞熱度,隻會默默安利易星那些陳年作品。盛景國際剛開始公布消息的時候還是屬於小範圍傳播,隻有一些人積極參與了。

這對盛景國際做這個紀念會的初衷是相違背的,也達不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資本家從來不會做無利可圖的事。他們忽然宣布舉行這個紀念會無非就是為了兩個目的,一個是為了錢,一個是為了好名聲。

舉辦一個沒什麼熱度的紀念會怎麼能有錢,怎麼會有好名聲呢?

也不知道是盛景國際哪位高管出了這個“妙招”,經過現在這麼一頓操作猛如虎,好人他們做了,熱度流量他們有了,那些“韭菜們”也高高興興地躺在鐮刀下麵甘心被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