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吃盡了苦頭,大半夜的才被人從樹上救下來,手腳都麻了,一身汗濕透了衣衫外加上涼風一吹,哆哆嗦嗦被隨從帶回了金庭館驛。
當晚,他就帶著人馬灰溜溜離開了梁國。可跑得快也沒避免成笑柄的最終結局……魏王想偷看梁國皇後洗澡,誤入熊圓被攆上樹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成了六國百姓的飯後談資。
魏王氣得不輕,決定暫時不出來,好好想想怎麼報仇,另外……他對秋來笑還是不死心,好個精怪丫頭,忒討人喜歡了。
放下其他幾國的大王各懷心思不提,單說梁國這一對活寶夫婦。
笑笑這幾天也挺忙,一來忙國事,而來忙私事。
所謂的國事,就是惠王總問她些對策,笑笑腦筋好見識廣,給他出了不少主意。而所謂的私事,就是這惠王不知道為什麼,總也膠布乖,整天氣得秋來笑暴跳如雷。
這日正好是大朝,惠王上完朝回來,趴在桌邊捶背,邊埋怨,“那幾個修宮殿的匠人啊,哪天朕得打他們一頓,修那麼多級台階,上個大朝跟爬山似的,也虧得那群老臣能爬上來。
“大王,有好幾個是昨兒個晚間就來了,拿了個馬紮慢慢爬,爬一段休息一段。”孟大龍給惠王倒茶,不忘打趣。
“嗬!”惠王嘖嘖兩聲,邊左右看看,“唉,皇後哪兒去了?”
“回大王,這幾天娘娘在城中設立了幾個書院,今兒個好像第一天上課,所以娘娘親自去看那些孩子們還缺些什麼。”孟大龍說得頗有些自豪,“那些書院都命名孝笑書院,取了大王名中的孝字和皇後名中的笑字。”
“哦嗬嗬!”惠王滿意地點頭大笑,“朕的梓潼果然是聰慧過人!對了,那書院都教些什麼?”
“哦,小到做人處事、大到軍政國情,樣樣皆有,所有人都能去聽。每個書院有一百張床鋪,流浪的孩兒可以進去睡,保證讀完一年的管吃住。”
“呦!”惠王更滿意了,“甚好甚好,走!大龍,咱們也看看。”說著,惠王站起身來換衣服,扯下那身明黃的龍袍,惠王換了身便裝,又是那一身白,打扮成了個翩翩佳公子的模樣,拿著把象牙股的折扇,一步三晃地就跑出皇宮去了。
孟大龍帶了四個高手跟著,暗處還埋伏了十六個影衛,三十二暗衛、七十六鐵騎就在宮門口候著,一旦出事,孟大龍扔個響箭,人就都趕來了。
胤城街上熱鬧非凡,惠王見一片興榮,實在是滿意,“大龍啊?”
“在,大王。”
“那些鋪子是梓潼家的?”惠王好奇詢問,想要看看笑笑家的產業。
“哦。”孟大龍伸手指了指前方最高的那一座酒樓,“那間天上居是秋家、也就是娘娘所有。”說著,又指了指前方兩家相鄰的鋪子,“這秋記米行和秋記錢莊也都是。”說著,又指了指前方的藥鋪,“秋記善堂和秋記醫館……還有前邊的秋記布坊和秋記成衣鋪,都是!還有……”
“還有?!”惠王眼睛瞪得溜圓,“敢情這胤城裏頭,店鋪都是她家的,就百姓都是朕的?”
“嘿嘿。”孟大龍笑著低聲道,“大王,普天之下皆為王土麼!再說了,皇後娘娘是您媳婦兒,她的不就是你的?”
惠王聽著舒服了一點點,左右張望,“書院擱哪兒呢?”
“就在前頭。”孟大龍指了指,果然……大街最南端有一座大宅,匾額高掛“孝笑書院”,門口還有大紅的燈籠和彩綢呢,顯然剛開不久。
惠王大踏步地要過去,還沒走出幾步,就聽到一旁的弄堂裏一陣鞭炮聲響,還有舞龍舞獅的鑼鼓,就好奇瞄了一眼。
“唉?大龍,那兒做什麼呢?”
“哦,這條街叫尋花巷。”孟大龍回答。
“名字挺好聽啊。賣花的地方?好像新鋪子開張,走!進去看看。”惠王就要往巷子裏走。
“唉,大王去不得啊!”孟大龍攔住惠王,“尋花是尋花問柳的那個尋花,這裏頭都是娼館私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