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208 繼續深入(1 / 2)

卓世強最初確實對樹屋很感興趣,可是看多了也就那麼回事,沒過多久就把之前的想法拋在腦後,又開始覺得人類的建築方式更好,他的注意力也放在了樹城的各種細節上。

比如現在隻知道魚眼人住在樹屋裏,卻不知道樹屋內部到底什麼結構。

從樹屋的直徑和魚眼人的數量來看,每一層都住了不少人,但不少這個詞本身就代表著不確定,而軍事情報需要的是詳實準確。

換句話說,暴風號能看到一顆行星上有多少樹屋,也能準確計算樹屋的大致數量,但不知道樹屋的容量,就沒法計算一座樹城裏到底住著多少魚眼人。

或許有人會說,知道魚眼人的具體數量有什麼意義?

當然有意義,這是敵人的人口數據,是敵人的戰爭潛力。

什麼叫以人為本?這就是。

暴風號還注意到一個非常不合理的現象,那些樹城裏隻有成年魚眼人,一個嬰幼兒都看不見!

這不是個別現象,每一個發現魚眼人的樹城都不例外。

為此暴風號還特意停留觀察一段時間,可最終結果還是沒有發現。

這就很有意思了,一個種族不可能隻有成體,除非出生時的體型就跟成體差不多。

可這也太扯了,難道魚眼人是以克隆方式延續後代,而不是正常的生育繁衍?

還有一個特別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暴風號觀察到的魚眼人始終穿著全套防護裝備,隻要出現在鏡頭之內,就一定是全套裝甲。

“難道魚眼人不適應宜居星上的大氣成分?”卓世強思前想後,總覺得隻有這個解釋才比較合理。

畢竟,這些殖民星都是從人類手上搶去的,許多殖民星的大氣成分都進行過改造,魚眼人不適應也沒什麼奇怪。

就這樣一連走了十幾顆失陷的殖民星,數據收集了不少,卓世強的心態卻一天不如一天。

不是他心理素質差,而是按人類的思維方式,已知數據都是民事情報,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軍事情報一項都沒有。

比如軍艦工廠和其他軍事設施的外形;比如製造外星戰艦的方式;比如各種軍事設施的數量和比例;比如魚眼人的軍事訓練!

這已經不是合不合理的問題,魚眼人再沒有危機感,也該知道這是剛從人類手裏搶下來的殖民星,他們就一點都不擔心人類打回來?

還是說,他們以為外星戰艦的數量足以壓倒人類?

好,就算人類艦隊表現的不是很好,讓魚眼人信心膨脹,那皮骨艦呢?那些人類至今仍不怎麼了解的文明,就像懸在魚眼人頭頂的利劍,隨時可能要了魚眼人的小命,可他們就這麼毫無防備地進駐宜居星。

若是換成人類,隻怕早就全麵軍管,所有的一切都必須為戰爭服務,直到戰爭結束。

魚眼人呢?怎麼看怎麼一副聽天由命,活到哪天算哪天的樣子。

卓世強有種非常強烈的預感,若是暴風號一路打過來,隻怕已經將一路上所有落到魚眼人手裏的殖民星全部收複!